第279章 葛毓秀重拾记忆

第 279章 葛毓秀重拾记忆

葛秉章给东院解了围,把胡志图绳之以法,于公于私,都是为民除害。回过头来,看看葛秉章的升迁,你就知道,他是一个好官。葛秉章会同小灵恭存一起来到万府,他要见见女儿葛毓秀。

清朝光绪年间的保定府,城垣厚重,街巷熙攘,承载着一方百姓的烟火日常。通判葛秉章,便在这尘世喧嚣中,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葛秉章身形清瘦,面庞轮廓分明,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痕迹,非但没有消磨他的精气神,反而为他增添了几分沉稳与坚毅。他的双眼,透着睿智与洞察世事的光芒,时刻关注着保定府的民生百态。每日,他穿梭于府衙与街巷之间,处理着繁杂的政务,对百姓的诉求总是耐心倾听,用心解决,在当地百姓心中,他是一位难得的好官。

彼时,保定通判一职虽非位高权重,却责任重大,承上启下,事无巨细都需操心。葛秉章在此任上,一干就是数年,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治理能力和公正无私的品性,将保定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从调解邻里纠纷到监督赋税征收,从维护地方治安到兴修水利设施,他都亲力亲为,毫无懈怠。在他的努力下,保定府百姓安居乐业,商贸繁荣,一派祥和景象。

因葛秉章政绩斐然,朝廷年年考核,他都是卓异。对他的能力和操守十分赏识,不久后,一纸调令传来,擢升他为襄阳知府。这消息在保定府不胫而走,百姓们听闻后,纷纷涌上街头,自发为他送行,场面十分感人。葛秉章心中满是感动与不舍,他向百姓们一一作别,承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心系百姓,继续为他们谋福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葛秉章带着两名自家随从,踏上了前往襄阳的官道。一路上,风光旖旎,山峦起伏,田野间麦浪翻滚,然而葛秉章却无心欣赏这如画美景,他的心中满是对新官职的责任与期待。

数日后,葛秉章一行路过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勾起了他深深的思念之情。他决定在家乡稍作停留,看望许久未见的亲人。

当葛秉章踏入家门的那一刻,家中顿时一片欢腾。亲人们纷纷围拢过来,嘘寒问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与家人的团聚中,葛秉章得知了女儿毓秀的近况。毓秀已嫁入万家,成为万恭存的二夫人。提及万家,葛秉章心中满是欣慰,万家在当地也是名门望族,家风清正,他相信女儿在那里定能幸福。

然而,随着交谈的深入,葛秉章却察觉到一丝异样。家人们在谈及万家时,言语间隐隐透露出担忧。在他的追问下,家人才道出了实情:原来,前几天葛二叔去万府看望毓秀,得知胡县令专找东院的麻烦。他心怀不轨,正妄图坑害万家。

胡志图作为新城县令,他虽然与葛秉章同榜考录。但他在当地可谓臭名昭着,他仗着自己的势力,又与家乡官府中某些官员勾结,他的家人在家乡那边,平日里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他为了谋取万家的产业,他早已暗中布下了重重陷阱。他先是买通了万家的几个家仆,让他们在府中制造事端,挑起内部矛盾;又勾结当地的一些地痞流氓,在万家的生意上百般刁难,企图让万家的生意陷入困境。三年前,他骗取了小灵的一套龙凤呈祥杯盏,至今没有下落。

葛秉章听闻此事后,心中大为震惊,同时也涌起一股怒火。他深知万家是本分善良之家,绝不能让胡志图这样的恶徒得逞。于是,他决定在前往襄阳赴任之前,先去省城一趟,将此事禀告巡抚大人,揭露胡志图的罪行。

第二日清晨,葛秉章顾不上旅途的疲惫,便带着几名随从匆匆赶往省城。省城距离家乡尚有一段距离,一路上,他们打马快跑。葛秉章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省城,为万家主持公道。

终于,在天黑之前,葛秉章一行抵达了省城。省城之中,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然而,葛秉章无心欣赏这繁华景象,他径直来到巡抚衙门,递上名帖,求见巡抚大人。

在等待的过程中,葛秉章的心中十分焦急。他深知时间紧迫,若是不能尽快将胡志图的罪行揭露,万家恐将遭受灭顶之灾。

许久之后,巡抚大人终于传他进见。葛秉章整理了一下衣冠,大步走进衙门。见到巡抚大人后,他恭敬地行了大礼,然后站起身来,神色严肃地说道:“大人,卑职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相告。”

“秉章啊,为师很久没有见你喽!”

“老师在上 ,请受徒儿一拜!”

“不必多礼了,自京城一别,二十多年喽!”

原来,巡抚大人与葛秉章有师徒之谊。那年开科取士,巡抚大人乃副主考。

接着,葛秉章将胡志图的种种罪行,一五一十地向巡抚大人禀报。从胡志图平日里欺压百姓,强占民田,到他如今妄图坑害万家的阴谋,葛秉章说得条理清晰,义愤填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