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与天为党

因为盐铁之利,确实暴利,他们不愿意放手,更不愿意被别人买了去,最后凭空弄出一个竞争对手...

其二就是喊出皇权之下,人生而平等的口号,将大汉朝廷的口赋法,严格落实到所有人头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论是皇亲国戚,世家权贵,亦或者是普通百姓,乃至家奴贱婢,皆要按正统的规矩办事,按人头纳赋...

有一句话叫,税赋是尽可能的多拔羊毛,而少让羊叫的艺术...

魏延的这第二策,就很有行为艺术,毕竟大汉朝廷的律法,大汉正统的规矩,在那摆着呢...

若是被黑衣卫中的不良人发现,有人敢在收税的过程中偷税漏税,或者隐瞒口赋不报...

对不起,不管你是高门权贵,还是底层屁民,晋阳的水牢和炼狱里,有的是大刑伺候...

在这种,高压且严酷的执行,和地方上的不良人的监察下,哪怕是世家大族,也被剥的苦不堪言...

因为世家大族人口众多,聚拢的藏匿的奴婢和奴仆,是最多的...

按人头纳税,他们这些人,家家户户都要大出血...

其三就是税亩落实,天下田,天下人耕,天下粮,天下人食,利有余,以奉不足...

严格清查并州各地田亩数量,将大汉朝廷的赋税法,贯彻落实到地...

还是那句话,这个过程,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世家权贵...

亦或者是普通百姓,皆要按朝廷的规矩办事,按大汉的律法办事...

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府库,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接济不足...

因为李信有一句话,叫一九法则,那就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若按规办事,照常纳税,这些富室连阡陌,广占田地...

以及众附佃客,和奴婢景从的世家豪门,要缴纳的税赋更多...

这相当于,又从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身上拔毛,这如何不让他们肉疼...

但没办法,谁让魏扒皮头大,而且手握正统大义,和王朝律法,公平公正...

敢于阳奉阴违,偷税漏税,隐瞒不报的,基本上都被魏延,一锅的端了,甚至逃到山林当土匪了...

魏延并没有改变朝廷的旧有制度,他只是将大汉的战时律法,重新拿起来而已

其四便是借着战时法令的由头,肆无忌惮的征召兵役,逼服徭役...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将世家奴役充公,然后转化为所谓的农奴...

因为按照大汉的规矩,奴役也是有嘴巴的丁口,也是也要上赋的,毕竟最终解释权在朝廷不是...

交不起赋的家奴,通通被魏延给充为了公奴,然后转化为地方上的农奴,在屯田营里劳作...

所有的一切,包括生活所需,和生产工具,也是归州府一统分配,美名其曰为主人家,打工还债...

其五便是大肆兴建土木工程,修缮城池,扩充官道,疏通运河,乃至修堰建堤等等...

总之一句话,要将并州各地高门权贵,世家大族,乃至底层百姓...

那因为南北战争,变得躁动不安的心,甚至想要暴动叛乱,和多余的精力,全部抽离消耗...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并州内部的安稳,和夏军治下的长治久安...

可以说,到了这一步,几乎已经是世家大族和百姓,所能忍受的极限了...

但没办法,偷税漏税,隐匿奴婢,都要遭受魏扒皮的酷刑照顾...

更不要说那些与汉庭勾连,乃至跳出来煽动的叛乱的势力了,下场更加凄惨...

如今整个并州境内,可以说,有名有姓的世家大族,基本上也就剩那几家比较温顺和积极配合改造的...

至于其他跳的欢的,看不清形势的,或者是心有侥幸的,不是被剿灭,就是迁往北方战场...

只有一些机灵点的,或者实力更加雄厚的,躲进太行山的深山老林里,结庐隐居,连寨自保...

但现在,随着魏扒皮亲自带着大军入山,那些结寨自保的世家大族,乃至地方逃民,似乎也不是那么安稳了...

山风呼啸,林木森森,王山寨中十几名族老,匆匆忙忙出寨交涉...

长老王庾,更是不顾八十岁的年迈高龄,佝偻着身子,拄着虎头木杖,在一众族人的搀扶簇拥下,躬身相迎。

在他身后,还跟着三万名,乌泱泱的乌合之众,男女老少,手持短棍木矛。

自从夏军与鲜卑和大汉,这三方开战以来,加上魏扒皮的八项仁政下来,整个并州甚至整个黄河以北,留守的青壮都不多了。

无论是世家豪强,还是民间百姓,除了要应招兵役之外,还要肩负着沉重的徭役,青年劳力几乎少有能逃脱的。

然此刻,魏延眸光森森,巡视着这群,当初雄踞上党的豪强坐地虎,如今的山林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