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雷木成功将那条巨大的金枪鱼带了回去,这鱼当真是巨大无比,足有二十多米长,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鲸鱼呢,迪西斯特这艘船好悬放不下。
这会儿迪西斯特也将被海浪卷过来的落水者救了上来,这些人穿着打扮和九州人士差不多,
迪西斯特也问了他们的来历,这些都是倭人,也就是九州东边的那个岛国人,是出海做生意的,
结果迷失了航向来到这里,也不知道回去的路,就这么乱飘,飘到了这里,
得亏路上遇到过不少岛屿有人居住可以补给,不然早就饿死了。
正巧迪西斯特去过岛国,懂一点那里的语言,不然还真不好交流。
对此雷木瞬间没啥兴趣了,死不死谁儿子,又不是九州人,爱咋咋地,索性就让迪西斯特看着办。
迪西斯特也是秉承着海盗的一贯作风,让这些人说说都带了什么货物,有多少金银财宝,
一会儿等风平浪静了好去打捞上来,反正有雷木这个大佬在,管他有没有海怪呢。
相比较于这些倭人,雷木注意到这里面还有一个特殊的人,是一个和尚,
一身白色僧袍,头上没有戒疤,观其样貌大概二十来岁,但一身登天境的修为难说其真实年龄具体是多少。
雷木自然不好意思在佛门弟子面前片生鱼片吃,收起那条大鱼以后走到这僧人面前双手合十行了个佛家礼。
“这位师傅,从哪里来啊?看您这穿着打扮应该不是倭人吧?”
这僧人也很客气,连忙还礼说:
“贫僧名叫摩诃萨,乃是天竺人士,幼年时跟随师父去了九州福地,在梁州长大。
先师圆寂以后贫僧游历九州,偶然机会跟随一青州客商前往了倭国,后又跟随倭国商队出海想要游历四海。
却不成想在此处遭遇如此浩劫,此番多亏施主施以援手,贫僧感激不尽。”
摩诃萨,即梵语moha^sattva的音译,意为大心或大有情,指有作佛之大心愿的众生,亦即大菩萨。
这名字不一般,甚至有点……
传说这个是释尊因位修菩萨行时之名,释尊是谁?那可是释迦尊者,释迦摩尼佛啊!佛祖的曾用名!
见雷木表现得如此错愕,摩诃萨连忙解释:
“少侠应该对我佛门有所了解,我自是不敢亵渎我佛,取这个名字只是想要修行,以此勉励自己,修行成佛乃我之大愿。”
“原来如此,看大师一身登天境的修为,也甚是了得,若是刚刚大师出手,
那几条大鱼想来翻手可灭,不知大师为何不出手呢?”
雷木倒是懒得纠结名字的问题,他更好奇一向以慈悲为怀的僧人为什么要看着船被鱼撞碎,
那么多人落水可是死了好几个呢。
“唉……”
摩诃萨一声长叹,似乎是不知何如解释,沉默了许久才对雷木说:
“贫僧惭愧,悟不得我佛真理,那些大鱼想要进食,盯上了船上的人,
天地自然如此,本就是捕食天性,我若出手伤了那些鱼的性命岂不是妄造杀孽。
同为自然生灵,岂有贵贱之分?究竟是人命贵重还是鱼命贵重?
可因我一时犹豫,那么多人葬身这茫茫大海,鱼之性命我亦未能保住,我这佛修的当真是……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