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理念冲突

陈德他们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暮色草棚子已经焕然一新,有了田园风的草庐。室内也是焕然一新,采光极好。书桌办公卧室一应俱全我都怀疑我到山庄度假了。林清欢还是不放心的去寻了林太傅,可惜他不在,假小子她俩也不在。

母子依依不舍分别学院门口。

第二日我早早到了学堂,竟然无一人到学堂。看来大家休息休过头了呀!我看了一眼四周乐呵一下也就收了心神,开始翻开去年的乡试试卷参考做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阐述内涵、强调意义角度创作:

盖闻国之大本,在乎于民。民者,国之基也,社稷依之而立,君权赖之而存。此千古不易之理,当为治国者所深察。

天下之重,莫重于民。民安,则社稷固;民富,则国家兴。君者,代天牧民,当以民为本,方得长治久安。

夫民者,国之元气也。元气充盈,则社稷昌盛,君位稳固。反之,民困则国危,君亦难安。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实乃至理名言 。

“呵呵,不错!”林太傅轻轻捋着胡须,目光落在卷上,缓缓开口:“你看这开篇,‘盖闻国之大本,在乎于民。民者,国之基也,社稷依之而立,君权赖之而存。此千古不易之理,当为治国者所深察。’破题精准,直切‘民贵君轻’的要义,将民为国本的理念抛出,起笔便显大气。能有这般见识,可见这陆十三对治国理政的根本有着深刻认知。”

王阳明顶着两黑眼圈微微颔首,接话道:“确实,此破题先立‘民为国本’这个大论,社稷、君主皆依托于民,逻辑清晰。只是表述稍显传统,若能再添些新颖见解,会更出彩。比如可结合当下民生疾苦,谈谈如何践行民贵之道,便更贴合时事。”

林太傅微笑着点头,补充说:“你所言极是。这‘民贵君轻’的理念虽古已有之,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诠释与运用。陆十三若能将经典智慧与现实问题结合,展现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学问。”

王阳明又看向试卷,思索着说:“像这份破题,虽已阐明要义,但在情感表达上还可加强。若能在论述中融入对苍生的悲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切期许,文章的感染力便会更强,更能打动考官。”

林太傅目光炯炯,望着远方:“是啊,为学之人,不仅要有学识,更要有情怀。这份试卷,基础打得不错,但若能在深度、广度与情感上下功夫,必能脱颖而出。这也是你们日后为文、为官应当谨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