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冲脉病症调理之妙法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冲脉病症调理

医庐的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屋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孙思邈坐在古朴的案前,专注地翻阅着泛黄的医书,手指不时轻轻摩挲书页。我在一旁整理药材,动作娴熟地将各类草药分类摆放,偶尔抬眼望向窗外,感受着清晨的宁静。

突然,一阵急促且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静谧。一位妇人神色慌张地冲进医庐,她身形略显佝偻,面色苍白如纸,毫无一丝血色,眼神中满是焦虑与痛苦,像一只受惊的小鹿。双手下意识地揪着衣角,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这是她此刻唯一能抓住的依靠。还未等站稳,她便带着哭腔急切地诉说起来:“大夫,救救我,我这病实在是折磨人啊!”声音中带着颤抖,满是对病痛的无奈与绝望。

原来,这位妇人经期紊乱已经持续数年,时而提前,时而推迟,毫无规律可言,就像飘忽不定的风,让人难以捉摸。经量也异常,有时多如汹涌的潮水,浸湿层层衣衫,有时又少得可怜,点滴即止。更为痛苦的是,每次经期前后,她都会伴有剧烈的头痛,仿佛有千万根针同时刺入头部,常常让她彻夜难眠,生活被搅得一团糟,工作和家庭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孙思邈鼓励的目光下,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鼓起勇气,着手运用所学的冲脉理论为她诊治。我轻轻抬起她的手腕,小心翼翼地为她把脉,指尖下,脉象弦细且紊乱,如同杂乱无章的丝线,毫无规律可循。再仔细观察她的舌象,舌苔薄白,舌体边缘有明显的齿痕,如同被牙齿反复咬过留下的痕迹。综合判断,妇人是冲脉气血失调所致,气血在经络中运行不畅,就像河道堵塞,水流无法正常流淌。

我定了定神,决定先针刺太冲穴,此穴是调节冲脉气血的关键所在,如同打开气血通道的钥匙。我手持银针,针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缓缓刺入穴位,全神贯注地行针,每一下提插、捻转都极为谨慎,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注重手法的轻重缓急,力度稍重怕她疼痛难忍,力度稍轻则难以达到治疗效果。我的目光紧紧盯着妇人的表情变化,她的眉头微微皱起,我便放缓动作,轻轻调整角度;她的表情稍有舒缓,我便继续稳定施针。只见她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有了些许舒缓,仿佛紧绷的琴弦稍微放松了一些。

接着,我又精心选取了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关元穴,犹如人体元气的汇聚之地,像一座深藏宝藏的宫殿,能培补元气,增强妇人的体质。我采用补法,手法轻柔而稳健,配合艾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上方,艾条燃烧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温热的能量如涓涓细流般深入体内,缓缓滋养着虚弱的元气。三阴交则沟通肝脾肾三经,对辅助调理冲脉有着重要作用,如同连接三条重要道路的枢纽。我根据她的体质和病情,灵活运用补泻手法,时而轻轻提插,时而缓慢捻转,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经过几次耐心细致的治疗,奇迹逐渐发生。妇人的头痛症状明显减轻,原本黯淡的面色也渐渐恢复了些许红润,如同干涸的土地迎来了甘霖,重新焕发生机。经期也逐渐恢复正常,不再让她饱受折磨。这天,妇人再次来到医庐,眼中含泪,满是感激地说道:“终于不用再被这病痛折腾了,你们真是我的大恩人!”看着她离去时轻快的背影,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对冲脉在调节气血和治疗妇科病症方面的作用有了切身体会。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后续的日子里,我又遇到了许多与冲脉相关的病例,每一个都让我对这神秘的经络有了更深的认识。

病例一:经期紊乱兼闭经

一位年轻女子,面容憔悴,脚步虚浮地走进医庐。她眼神中透着迷茫与无助,自述月经数月未行,之前经期就一直不规律,时而提前,时而推迟。平时常感腰膝酸软,仿佛腰膝处绑着沉重的沙袋,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连说话都有气无力。我为她把脉,脉象沉细无力,尺脉尤甚,如同微弱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观察舌象,舌质淡,苔薄白,就像一张失去色彩的纸。综合判断,此为冲脉亏虚,气血不足,血海空虚所致,就像干涸的湖泊,没有了水源的补给。我先为她艾灸关元穴,以培补元气,滋养冲脉,艾灸时,艾条的温热透过肌肤,缓缓渗透到体内;再针刺三阴交、血海等穴位,以健脾养血,调理冲脉气血,针刺时,根据她的体质,采用轻柔的补法,缓慢地激发穴位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女子的月经逐渐恢复,身体也逐渐恢复了活力,面色变得红润,精神也饱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