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转机,对倭军来说,却是绝对不希望听到的。
这一天,织田信长正紧锁眉头,在厅中来回踱步,琢磨着明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一众大名围坐四周,面色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信使跌跌撞撞地冲进大厅,一看就知道精疲力尽那种,站都没站住,“扑通” 一声跪地,声音带着惊恐与急切:“主公,大事不好了!明军从海上登陆,已经攻占大阪,正朝着京都进发!”
织田信长挟天子以令诸侯,京都府就是他的势力范围。跑来禀告的信使,就是他的手下。
此时,织田信长听到禀告,猛地停下脚步,双眼圆睁,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信使颤抖着又重复了一遍:“主公,明军不知何时通过水师运送,绕过本州岛西部沿海,在大阪登陆,如今大阪已失,他们正迅速向京都攻去了!”
边上的大名浅井长政听得非常清楚了,当即 “嚯” 地站起身,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声音都变了调:“这…… 这怎么可能?明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大阪?我们的探子都是干什么吃的!”
事实上,是他们畏惧蒙古骑军,也没有那么多骑兵和蒙古骑军对耗,因此,沿海都被蒙古骑军给屏蔽了,消息极度落后。
朽木元纲也惊慌失措地站起来,手中的折扇 “啪嗒” 一声掉落在地:“完了完了,大阪一失,京都危在旦夕啊!我们之前的防备都白费了,明军这一招太狠了!”
六角义贤更是吓得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我们根本没料到明军会从海上绕过去攻打大阪,这可如何是好?”
倒是柴田胜家虽强作镇定,但脸上也难掩震惊之色:“信长公,明军此举实在出乎我们意料。但事已至此,我们不能慌乱,必须立刻想办法应对!”
黑田官兵卫也是眉头紧皱,焦急地说道:“明军行动如此迅速,我们在京都的兵力有限,如今该赶紧商议下如何集结力量,抵挡明军的进攻为好?”
德川家康知道这其实是他的锅,如果不是他丢掉了倭国水师,明国水师就不可能这么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大阪。
不过如今,他肯定不会说这事,而是神色严峻地说:“信长公,局势危急,我们需尽快集结兵力,加强京都防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对他们来说,织田信长反而在渡过最初的惊慌之后稳下来了。
就见他看着一众惊慌失措的大名,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诸位,莫要慌乱!我的部下羽柴秀吉,已经被我调回,此刻正在京都,负责防御之事。”
“你们忘了吗?当年的上月城之战,秀吉奉命防守。当时,毛利辉元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兵力数倍于秀吉所部。但秀吉巧用谋略,他先是加固城池防御,挖掘深壕,设置拒马,还在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箭矢、石块等防御物资。”
柴田胜家听得也稳了一些,连忙接过话头说道:“没错,当时敌军来势汹汹,连续攻城数日。秀吉却沉着冷静,不仅指挥士兵巧妙抵御,还多次派出小股精锐部队趁夜出城偷袭,搅得敌军营地大乱。”
织田信长点头,继续说道:“正是如此,面对毛利大军的猛烈攻击,秀吉坚守上月城长达数月之久,成功拖延了敌军,为我方后续的战略部署争取了宝贵时间。此次京都防御,秀吉必定也能凭借其卓越的防御才能,阻挡明军的进攻。”
之前定下的计策,就是坚壁清野,拉长明军后勤,然后再断明军后路,或者攻击明军粮草。织田信长自然知道,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要守住明军要攻打的城池。
毫无疑问,倭国如今的国都,肯定是明军要攻击的重要目标。因此,他就把最擅长防守的羽柴秀吉调回去了。
此时,大名们听着织田信长的讲述,想起羽柴秀吉当年的辉煌战绩,心中的慌乱稍稍减轻了几分。
就比如浅井长政,缓过神来后,竟然带了一点自信说道:“有秀吉在京都,我等大可放心。如今当务之急,是商量如何反击明军。”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大声说道:“我认为我们应立刻回师京都,集结兵力后,全力夺回大阪。只要夺回大阪,就能切断明军后路,到时候再与京都的秀吉一起内外夹击,定能打败明军!”
朽木元纲一听,顿时兴奋地一拍手:“此计大妙!明军深入我方腹地,若后路被断,必定军心大乱。我们再与秀吉里应外合,他们插翅难逃!”
这么一来,虽然明军声东击西,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不管如何,一切又会回到他们当初设定的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