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嬴政驾崩秘不发丧沙丘之变帝国余晖下的隐秘与诡谲
【当巡游队伍行至沙丘平台时,秦始皇终于支撑不住,在行宫驾崩,享年五十岁。李斯担心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出会引发天下大乱,于是决定秘不发丧。他们将秦始皇的尸体放置在辒辌车中,每日照常进奉饮食,百官奏事也依旧进行,由赵高在车中批复。但炎热的天气使秦始皇的尸体很快开始发臭,为了掩盖尸臭,李斯命人购买大量鲍鱼装在车上,以混淆气味】
公元前 210 年,炎夏的酷热如一张无形且密不透风的大网,紧紧笼罩着秦始皇的巡游队伍。这支原本浩浩荡荡、彰显帝国威严的队伍,在行进至沙丘平台时,却被一抹浓重的阴霾悄然笼罩。
秦始皇静静地躺在沙丘行宫那张奢华无比的床榻之上,仿佛整个世界都随着他生命的流逝而渐渐静止了下来。那微弱的烛光在微风中摇曳不定,宛如他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一般,随时都有可能彻底消散于这无尽的黑暗之中。
遥想当年,这位始皇帝可是何等的威风凛凛!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铁血手腕,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成为了千古一帝。那时的他意气风发,身姿矫健,每一个动作都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威严与霸气。然而,如今的他却被病魔无情地击倒在了病榻之上,昔日那威震四方、掌控天下的雄姿已然不复存在。
他那原本强壮有力的身躯,经过长时间病痛的折磨,早已变得瘦骨嶙峋,形如枯槁。曾经线条分明的肌肉逐渐萎缩,皮肤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取而代之的是一层令人触目惊心的惨白。就连那双手,曾经能够轻易地挥动长剑指挥千军万马,现在也只能无力地垂落在床边,微微颤抖着。
再看他那双眼睛,曾经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如今也已变得黯淡无光,如同两颗失去了光芒的宝石。他就这样空洞地望着行宫的穹顶,眼神迷茫而又深邃,似乎想要透过那高高的天花板,看到过去那些辉煌灿烂的岁月。在这一刻,他也许正在脑海中回顾自己这一生所经历的种种:从年少时的雄心壮志到登上皇位后的励精图治;从统一六国的赫赫战功到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时所遭遇的重重阻力;还有那数不清的宫廷争斗、权谋算计……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他波澜壮阔但同时也充满争议的人生画卷。
就在这生死一线的弥留之际,往昔的悠悠岁月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铺天盖地地在他的眼前呼啸而过。那些记忆中的画面如此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他恍若再次置身于年少之时的秦国宫廷之中,那时的他,尚且稚嫩却心怀壮志,为了能够在波谲云诡的宫廷争斗中站稳脚跟,进而巩固自身那来之不易的地位,不得不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当思绪飘至亲政之后,他的眼中不禁闪过一抹自豪之色。彼时的他已然褪去青涩,凭借着与生俱来的雄才大略以及令人胆寒的铁血手腕,率领着麾下的虎狼之师,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六国,最终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千秋伟业。那一刻,山河为之震颤,日月亦为之失色!
紧接着,那座巍峨壮丽、气势恢宏的咸阳宫缓缓浮现在他的眼前。这座象征着无上权力和威严的宫殿,正是在他的亲自诏令之下,一砖一瓦逐渐堆砌而成。它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了这片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之上。
还有那统一后的文字、度量衡,如同春风拂过大地一般,迅速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些伟大的创举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百姓们的生活,更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就在这一刻,往昔所有那些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宛如那绚丽却脆弱无比的梦幻泡影一般,随着他体内生命之火的逐渐黯淡和熄灭,正在一点一点地变得愈发虚无缥缈起来,让人难以真正捕捉到其真实存在的痕迹。
曾几何时,他站在人生巅峰,享受着无尽的荣耀与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围绕着他转动。但即便如此,面对无情的死亡步步逼近,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荣光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它们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流星,虽然短暂地划过天际,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坠落消失的命运。
如今,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一切都已不再重要。过往的荣耀也好,光芒也罢,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这些东西终究无法阻挡住死亡的步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步步靠近,然后将自己彻底吞噬。而曾经拥有的一切,也都会如同那袅袅升起的一缕轻烟,轻飘飘地融入到历史那浩渺无垠的长河之中,慢慢消失不见,再也无处寻觅。
终于,在一个静谧的午后,当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那苍白如纸的脸上时,秦始皇微微颤抖着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然而,无论他如何挣扎,喉咙里都好似被一团棉花堵住一般,最终还是未能成功地发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声音。
小主,
李斯一直静静地守候在榻前,不敢有丝毫懈怠。此刻见到皇帝这般模样,心中一惊,连忙快步趋近,弯下腰来,将耳朵贴近皇帝的唇边,同时压低嗓音,轻柔而关切地问道:“陛下,您可是有什么重要的旨意要传达给微臣吗?”
秦始皇艰难地撑开那如同千斤重般的眼皮,原本炯炯有神的双眼如今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满满的不甘和深深的疲惫。他的目光缓缓移动着,似乎想要穿过层层帷幔和厚重的帐顶,望向那遥不可及的、没有尽头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