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卖国小能手李完用

“通过韩国理财部转交给皇室。”

干活吧,挡箭牌。这是你的第一个任务。

>>> 倭国结算银行的新计划

倭国结算银行,东京总部。

“这是杜鲁门主席向董事会提出的新制铁事业计划。”

塞缪尔·萨克斯。

他在与杜鲁门·摩根就新倭国制铁相关事宜协商后,一回到倭国,就召集了倭国结算银行董事会。

倭国结算银行董事会,成员包括高盛、纽约犹太裔以及MFK对冲基金秘书处的董事们。

“新制铁事业,又是在倭国吗?”

“不,这次不是倭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新倭国工业特区,经盟军最高司令部指定,史密森基金会和倭国结算银行参与咨询,初步选定了四个工业区域:鹿岛、桧山、筑波、韩新。

美国铁路公司的铁路铺设计划也在考虑这些工业区。

但今天讨论的内容与这些地方都无关。

“是韩国。”

这个陌生的名字让董事会里一阵交头接耳。

当然,韩国紧邻倭国列岛,倒也不完全陌生。

但对他们来说,那是一片从未涉足的未知土地。

“怎么突然提到韩国……”

“据说韩国皇室很快就会宣布宗教自由。”

“啊!”

宗教自由,其意义不言而喻。

这意味着全面允许基督教传教。

特别是像韩国这样特殊的国家宣布这一消息,意义更加深远。

“人口千万且拥挤在狭小土地上的国家可不多见,更何况它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近代化。别说是工业园区,连像样的铁路都没有。”

人口密集,具备基本的发展潜力。

甚至还未实现近代化,堪称“蓝筹潜力股”。

它是通往大陆的战略要地,也是亚洲大陆陆上运输的起点。

“但话说回来,那里基础设施匮乏,语言和文化也不通,简直是个极端的地方。”

语言不通,文化也不通。

在西方人眼里,那几乎就是一片蛮荒之地。

“听说浸礼会、圣公会和天主教都将正式向韩国派遣传教团。”

“传教团?而且人数肯定不少吧?”

“光浸礼会就确定先派遣1000人。”

1000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让众人不禁咋舌。

人数真多啊。

“圣公会有JP摩根和英国政府资助。”

“可不是开玩笑的。”

“天主教就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这么说?”

这些董事对韩国了解太少了,萨克斯也很无奈。

毕竟那是远东的偏远地区。

“据说发生过三次迫害事件。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们遭受了饥饿迫害、疾病迫害、病患迫害,三次迫害几乎使他们惨遭屠杀。”

“那真是太可惜了。”

“但讽刺的是,正因如此,天主教在韩国扎下了深厚的根基。据京城教区统计,教徒大概有5万人。这还不是准确数字,因为还有很多未公开的天主教信徒。”

能在儒家思想这片“混凝土层”中,发展出5万信徒,而且是在因天主教信仰遭受三次屠杀的过程中做到的。

实际上,巴黎外方传教会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杜鲁门主席还安排了一件事。为什么他要把韩国的制铁事业委托给倭国结算银行呢?”

“这确实让人好奇。”

“因为倭国人在语言沟通上相对容易些。”

要和美国人交流得用英语,和韩国人交流得用韩语。

然而,美国人和韩国人彼此都不熟悉对方的语言。

但倭国人不一样。

日韩有着一千多年的交流历史。

“所以打算组建新倭国制铁的顾问团,在韩国建设制铁厂。”

“倭国人就相当于翻译了。”

“可以这么说。”

“选定的地点是哪里?”

哗啦——

萨克斯展开地图。

韩国制铁厂即将诞生的地方。

“候选地点有好几个,具体得等史密森地质勘探队出结果才知道。”

水深适宜,海浪平缓。

要有能停靠运输进口铁矿石大船的港口环境。

要靠近从釜山经京义线、京釜线到新义州的韩国纵贯铁路的沿海地区。

“综合各项条件来看……说实话,适合建制铁厂的地方只有两个。”

两个地方。

但杜鲁门主席指定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另有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