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军阵营
加泽利陆军准将率领着红衣军部队,一路推进到了上海外滩的中心区域。
凭借无畏舰舰队的海岸火力支援,他们迅速铺设补给线,几乎是一路疾行抵达了外滩。
“弟兄们!向大清银行进军!”
英军的支援部队带着几挺机关枪和臼炮一同来到了外滩,但此时的外滩已然战火纷飞。
加泽利率领的远征军大约有一万人,他们迅速抵达了大清银行。
“幸好没迟到。”
四处弥漫的浓烟是义和拳暴徒们肆虐的结果,并非总督军队所谓“正当的财富掠夺”。
只要不是正当的财富掠夺,英军就有权采取行动。
“我们奉议会之命,保护英国公民!”
英格兰银行的人员也在上海登陆。
实际上,国家已经介入了银行的财富掠夺行动,只是为了填补财政亏空,实在别无他法,只能听从唐宁街10号的意向。
正当英军以大清银行为中心,与清国总督府的绿营军对峙之时,副官匆匆赶来。
“绿营军的将军提议在大清银行一层大厅进行谈判。”
对加泽利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事。
毕竟,无论是英军还是绿营军,都不可能向对方开火。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双方都打着剿灭义和拳的旗号,这成了他们最大的共识。
一旦双方正规军相互开火,那就意味着全面战争爆发,两支军队都想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损耗。
绿营军本就面临士兵叛逃、军队涣散的局面,而英军在上海的任务结束后,还得北上天津,进而被调往北京,人员损失对他们来说是极为头疼的问题。
“接受谈判。”
加泽利准将同意了谈判请求。
“我是加泽利陆军准将。”
在大清银行一层大厅,加泽利远征军司令带领数百名红衣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简易的谈判场地。
绿营军的将军也带着一群人前来,双方都没有过多寒暄。
“绿营军的将军,想必你也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彼此开火是最糟糕的选择。”
“那是自然。我们都明白,互相开火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带来损失。而且,我们本就没有相互开火的正当理由,这样做毫无益处。”
“既然如此,看来我们都做好了谈判的准备。”
事情进展得比想象中顺利,这让加泽利准将感到颇为欣慰。
他轻声向副官们吩咐道:“去把英格兰银行的董事请来。”
加泽利陆军准将希望能尽快、高效地完成任务。
英格兰银行董事在红衣军的护卫下,走进了谈判厅。
“谈判条件由这位先生来说明。”
“很高兴见到你,我在英格兰银行担任董事一职。”
“幸会。”
由于需要通过翻译进行对话,沟通颇为不便,但英格兰银行董事并未表露出来。
相反,眼前的局面正按照杜鲁门先生的计划发展,这让他不禁暗自感叹,这种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沟通的尴尬。
他面带从容的微笑。
“我们英格兰银行提议,为贵方绿营军提供武器,作为交换,我们将收取手续费。”
绿营军,这支部队本就被叛军打得七零八落,随着清国局势的恶化,其地位更是一落千丈,陷入了困境。
士兵叛逃是常态,装备简陋的总督府军队,连基本的武器配备都不齐全,武器短缺一直是个大问题。
听到这话,绿营军的将军眼睛一亮。
“手续费?”
“如今义和拳暴徒数以万计地涌来,贵军想必也难以展开有效行动。”
实际上,绿营军部分士兵只拿着简陋的武器,与义和拳暴徒并无太大区别。
杜鲁门先生深知清国的情况,他建议利用绿营军的这些弱点,与他们交朋友,送上军备物资这份“礼物”。
果然,绿营军将军心动了。
“所以,我们银行愿意收购军备物资和机关枪,提供给绿营军,作为手续费,我们希望收取货币互换金额的30%。”
30%,这条件很苛刻。
但绿营军将军深知英军的核心武器是机关枪,这一点毋庸置疑。
英军在殖民地作战时,凭借机关枪就能消灭大量当地武装力量。
就像马赫迪战争时期,英军凭借机关枪几乎将马赫迪军消灭殆尽。
绿营军将军清了清嗓子。
“反正得剿灭义和拳,才能让他们吐出吞下的财富,借机关枪用用,再付30%的手续费,似乎也划算。”
给个15%或许也可以。
英军和英格兰银行肯定也没指望能拿到全部的30%。
毕竟,他们没有能力逐一清点掠夺来的财富,这种粗暴的方式也不现实。
“3成,行。但必须提供性能可靠的机关枪。”
“这你放心。”
红衣军士兵们“砰”的一声,将沉重的德国武器制造厂(DWM)生产的机关枪放在桌上,绿营军将军满意地收下了。
小主,
“那就这么定了。”
无论是英军还是绿营军,都想先剿灭义和拳。
义和拳的人数是双方军队总和的数倍,必须先用新式武器将其在上海外滩清除。
“扶清灭洋!扶清灭洋!”
“我们的义和拳神功刀枪不入!有种开炮啊!全身包裹的铁布衫会保护我们!”
“把战场上的东西都抢光!财富就算埋在地下也得挖出来!”
“轰!”
大清银行一层大厅,绿营军的一位军官匆匆跑进来。
身后跟着的士兵押着几名绿营军的逃兵。
这些逃兵似乎混入了义和拳,衣衫褴褛,狼狈不堪。
在英军面前,紧张的军官故作镇定地行礼。
“我们抓获了逃兵,并追回了部分财富。”
听到军官的话,绿营军将军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加泽利陆军准将也因为谈判顺利结束,跟着站了起来。
绿营军将军缓缓走向加泽利。
“加泽利陆军准将,你有手枪吗?”
“有啊。但你不也有手枪吗?”
“我的手枪性能不好,一枪打不死人。”
“咔嚓”,加泽利陆军准将把手枪递给了绿营军将军。左轮手枪转了一圈,露出了子弹的后部。绿营军将军接过手枪,直接上膛。
“砰!”
将军眯着眼睛,盯着逃兵。
手持手枪的他毫不犹豫地朝逃兵的脑袋开了一枪。
突如其来的枪声让绿营军士兵们吓了一跳。
“这是威慑吗?”
加泽利陆军准将在心里暗自冷笑。
这种为了打压英军士气,在眼前残忍地处决逃兵的威慑手段,他在英属印度服役时早已司空见惯。
“用完了就还我。”
这把手枪已经破旧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