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群臣弹劾朱樉

数日后。

朱樉夫妇与刘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土地改革事宜的调度之中。

偌大的府衙,俨然成为了改革的核心枢纽,各类文书堆积如山。

将士们脚步匆匆,往来传递着各地的消息,整个府衙内气氛紧张却又井然有序。

朱樉站在桌案前,眉头时而紧锁,专注地审阅着改革方案的每一处细节,尽可能避免丝毫差错。

观音奴则在一旁,轻声与围聚的学子们交谈着,细致地交代着关于工厂筹备的诸多事宜。

刘璟则俯身于地图之上,不时圈圈点点,精心规划着改革推进的区域与步骤。

就在众人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打破了府衙内原有的忙碌节奏。

一名神色匆匆的将士疾步闯入大堂,高声禀报道,“殿下、王妃、刘大人,大事不好!”

“有一队负责丈量土地的学子,在王家村遭遇阻拦。”

朱樉闻言,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

“好好好,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坐不住了。”

刘璟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到将士面前,神色严肃地询问道,“那些学子有没有强行推进?有没有与村民发生冲突?”

将士赶忙回应,“回刘大人的话,学子们皆是守礼之人,并未强行推进,面对阻拦,始终耐心询问缘由,没有与村民起任何冲突。”

“随行保护的将士们为防意外,正全力维持秩序,所以才让我赶来通报。”

朱樉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

“这些学子倒也懂事,知道顾全大局,没给那些人可乘之机。”

紧接着,冷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不屑,“哼,那些暗中搞鬼的人,以为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就能阻止改革,简直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刘璟神色凝重,双眉紧锁,他一边踱步,一边陷入沉思。

思忖片刻后,他认真地对朱樉说道,“殿下,此事不可如此武断。”

“目前咱们还未确定,到底是有人在背后暗中出手,蓄意破坏,还是村民们本身就对改革心存顾虑,才出面阻拦。”

“这两种情况的性质截然不同,应对之策自然也大相径庭。”

“若是心存顾虑,咱们便耐心解释,以理服人,展示改革能给他们带来的切实好处。”

“可若是有人在背后恶意煽动,蒙蔽百姓,那咱们就得更加小心谨慎地应对。”

“必须要揪出幕后黑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这改革之路,必将处处受阻。”

朱樉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利刃般锋利,冷冷说道,“不管是何种情况,本王都不会有丝毫退缩。”

“这改革,绝非儿戏,它关乎河南百姓的生死存亡,关乎大明未来的兴衰荣辱,谁也别想阻拦它的步伐。”

说罢,他猛地转头,大声下令。

“来人,去把张千户叫来!”

张三,原本在亲军都尉府不过是个担任百户之职的小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暗中竟是胡惟庸安插在军中的一枚棋子。

随着锦衣卫的成立,竟给张三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

因其自身能力在一众同僚中还算尚可,他顺势晋升为千户,身份地位可谓是今非昔比。

然而,这看似风光的晋升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忐忑。

张三深知,自己与胡惟庸那层隐秘的关联,就如同一把利刃,随时可能落下,令他寝食难安。

而胡惟庸,由于朝中局势变动,竟被一纸令下派往了遥远的辽东。

自那之后,胡府的赵管家便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彻底断了与张三的联系。

不多时,张三匆匆赶来,抱拳行礼,“殿下,卑职张三听令!”

朱樉打量了张三一番,沉声道,““张千户,现今有一队学子在王家村丈量土地时遭遇阻碍。”

“你即刻率领麾下精锐,暗中查探此事,务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到底是这些百姓自身对改革心存顾虑,还是受人蒙蔽蛊惑,才出面阻拦。”

“若发现有人蓄意煽动闹事,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背景,都要给本王彻查清楚。”

“但切记,切莫打草惊蛇,坏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