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秦帝国的初升

秦国咸阳城,咸阳宫章台宫中。

大殿内,晨光透过殿顶琉璃倾洒而下。今日早朝,气氛尤为特别。

群臣列立两侧,众人脸上难掩欢喜之色,毕竟大秦铁骑踏平六国,成就不世之功,这是何等荣耀。

然而,这份欢喜又被凝重悄然笼罩。

因为秦王嬴政自殿外缓缓走来,他头戴巍峨通天冠,冠上的珠玉垂饰随着他的细微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身着玄色衮服,那深沉的黑色宛如吸纳了无尽夜色,彰显着庄重与神秘。

衮服之上,以金线细密绣就的玄鸟图案,振翅欲飞,栩栩如生,仿若承载着大秦的神圣图腾与荣耀使命。

此刻,他端坐在大殿之上的王座上,身姿挺拔,面容冷峻如霜,目光深邃而锐利。

在他的面前,群臣按照官职高低整齐排列,大殿内的气氛凝重压抑,每个人都仿佛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如泰山压顶般扑面而来的强大压力,无人敢轻易出声,唯有呼吸声在这静谧中微微起伏。

今日朝会的议题,关乎大秦未来走向——定国策与帝号。

丞相王绾率先迈出一步,他身形微微发福,体态沉稳如山,面容上带着久经朝堂的从容与笃定。

只见他恭敬地向嬴政行了一个大礼,动作规范而庄重,缓缓说道:

“王上,如今六国已灭,天下归一,新朝初立,国策至关重要。”

“臣以为,可效仿周之分封制治理我大秦。燕、齐、楚等地地处偏远,与咸阳相距甚远。”

“分封宗室子弟前往镇守,同时,对于六国贵族与世家,赐予他们一定的土地与爵位,让他们在当地协助治理。”

“如此,既能彰显王上的仁德,又能借助他们在当地的根基,稳定局势。昔日周室分封诸侯,享国八百余年之久,此制或有可取之处,望大王思虑一番。”

王绾的声音平稳且自信,显然对自己的提议深思熟虑,他微微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望向王座之上的嬴政。

嬴政听闻,微微皱眉,眉心瞬间凝聚起一个深邃的“川”字。

他并未立刻作答,而是缓缓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大臣,眼神中似乎在等待着不同的声音的出现。

这时,廷尉李斯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从队列中稳步走出。

只见他向着嬴政拱手,动作干脆利落,朗声道:

“大王,臣以为丞相所言需再斟酌。周室分封之初,诸侯皆为同姓宗亲,本应亲如一家,守望相助。”

“然而,随着岁月的无情流逝,血缘关系逐渐疏远淡薄,诸侯们的野心却如野草般肆意疯长。

他们纷纷拥兵自重,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与财富,相互攻伐,战乱频仍,致使天下生灵涂炭。”

“周天子虽贵为天下共主,却因实力衰微,对诸侯的恶行无力制止,最终周室衰微,天下陷入无尽的纷争与混乱。

如今王上圣明神武,以雷霆之势统一天下,实乃千古未有之壮举。对于六国贵族与世家,若赐予过多土地与权力,恐日后生乱。”

李斯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在大殿内久久回响。

冯劫紧接着出列,神色恭敬又急切地补充道:

“王上,李斯大人所言甚是,不可行封分之策。但行封分之策,这些贵族世家,定会表面归顺,实则暗中肯定会囤积粮草、招募死士,可能意图往后颠覆我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