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周星的人生逆袭
地球历六十二年冬夜,上海虹口培教院的暖气管道发出嘶鸣,周星在《儿童培教法》颁布的钟声中降生。他的婴儿床正对观景窗,木星合月的天象在铅云中若隐若现,仿佛预示这个孩子将撕裂某个时代的帷幕。
八岁前的周星与三百万培教院孤儿无异,穿着统一编号的灰白色连体制服,在AI教员的监督下背诵《联邦宪章》。
八岁之后,他开始以平民的身份,为社会服务。像所有地球联邦时代的少年一样,他也对加入宇宙舰队怀有一份独特的憧憬,每当街边的全息投影投射出宇宙舰队航行的壮观场面,周星总是像一个追星的狂热者一样,眼神里散发出炽热的光芒。而一切的开始,起源于他十六岁那年。
地球三支宇宙舰队:和平舰队、方舟舰队、定远舰队,宇宙舰队指挥官陆星衍,当时还是和平舰队的总指挥官。
周星十二岁那年,出于一个孩子对梦想的执着,他努力在每一个日日夜夜,白天,他像所有人一样,为联邦努力工作,闲暇时,他开始拼命学习。这个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肯学,会有无尽的资源。周星的梦想,是在十六岁之前,考入宇宙舰队。十四岁,周星获得了大多数人二十岁以后才能获得的成就,取得了公民资格,成为地球联邦史上最年轻的公民。
在那个年代,老一代地球人以十六岁为界限,十六岁以上的自然人全部划定为公民,十六岁以下的平民则需要通过考试获取公民资格。革旧出新的年代,总会成就一批人,埋没一批人。什么也没做就获得公民资格的人躲在角落里沾沾自喜,已经忘记了学习是什么模样的年轻人则开始倒卷,努力争取每年不到二十分之一几率的公民资格。一时间,弹冠相庆者有之,怨天恨地者有之。
做为新政实施以来出生的首批新生儿,周星并不像那些没有争取到公民资格的人一样自怨自艾,他整天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
当别人开始说:“努力有什么用呢?公民不过是换个体面的方式继续做牛马。”
周星一笑置之,继续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
十四岁公民资格考试当天,上海中心大厦的全息投影屏突然故障。在备用电源启动前的37秒黑暗里,周星用激光笔在考场桌面刻下曲率公式的变形解——这后来成为联邦科学院争论三年的未解之谜。
"考生周星,理论物理卷附加题解答涉及未公开的暗物质模型,经查证与三年前土星基地泄露的..."主考官话音未落,周星的视网膜投影已收到公民认证码。他的电子档案被盖上"特级权限"钢印,培教院孤儿编号S-307从此更替为金色星舰徽章。
获得公民资格那天,地球联邦的全息投影大幕上,周星的影像被传递到了几光年外的比邻星地球基地。
十六岁,周星以公民身份提前两年毕业离开军校,他觉得自己准备的足够充分了,他开始迈进宇宙舰队招募处的大门。
本想着会从底层士兵一点点干起,依靠自己的才华逐渐展露锋芒,幸运之神却再次眷顾到了周星。
当同龄人还在为《联邦宪章》补考时,周星已站在和平舰队"北辰号"的舰桥。指挥官陆星衍的瞳孔虹膜扫描仪闪过异色——这个少年的脑波图谱与舰载AI的战术预判模块竟有89%重合度。
从他离开军校踏入宇宙舰队招募处的那一刻,和平舰队中一条特殊通道为他单独开启。一路平步青云,从尉官到校官,周星用了三年,校官到少将,周星用了一年。那一年,他才二十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