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论救济票号纷争

晁盖的背影消失在殿门之后,大殿内的气氛却依旧凝滞,如同被冰封住一般。

赵良嗣跪在地上,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后背一阵阵发凉。

吴用那轻蔑的眼神,如同刀子般在他身上刮过,让他如坐针毡。

“赵大人,您说,这辽金局势,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呢?”吴用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仿佛一只猫在戏弄着即将被吞下的老鼠。

赵良嗣艰难地咽了口唾沫他挣扎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张叔夜轻咳一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陛下已经离开,赵大人也请回吧。此事,日后再议。”

赵良嗣如蒙大赦,连忙叩首谢恩,踉踉跄跄地退出了大殿。

他甚至不敢回头去看吴用和张叔夜一眼,生怕从他们眼中看到更深的嘲讽和鄙夷。

待赵良嗣离去后,吴用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收敛,他转向张叔夜,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张大人,这赵良嗣,实在不堪大用。”

张叔夜点点头,深以为然:“此人目光短浅,利欲熏心,不足为虑。倒是陕西的灾情,刻不容缓。”

吴用和赵明诚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担忧。

陕西连年灾荒,百姓流离失所,民怨沸腾。

若不及时赈灾,恐怕会酿成大祸。

“张大人所言极是。”赵明诚沉声说道,“陕西的灾情,必须尽快解决。”

张叔夜拱手道:“臣今日正要奏请陛下,在陕西设立慈幼院、粥厂等救济场所,以安置灾民,救济贫苦。”他语气坚定,神情肃穆,显然对这件事极为重视。

吴用和赵明诚皆颔首表示赞同。朝堂之上,气氛陡然变得严肃起来。

“臣附议!”户部尚书蒋敬突然出列,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只是,如今国库空虚,京东、河北两路连年用兵,军费开支巨大,六路财赋早已捉襟见肘。若是再在陕西大兴土木,设立救济场所,恐怕……”

蒋敬的话没有说完,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国库没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张叔夜眉头紧锁,他自然知道国库的窘境,但他更清楚,陕西的灾情不能再拖了。

“蒋大人所言,臣并非不知。只是,陕西百姓如今已是水深火热,若不及时救济,恐怕会生出乱子。到那时,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满了对百姓的关切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朝堂之上,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众臣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张大人所言甚是,只是这钱从何处来?”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问道。

“是啊,国库空虚,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开支?”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

张叔夜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臣以为,可以削减西军兵力,减少军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