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部尚书之位,将由智谋超群、深谋远虑的张良担当,左右侍郎则分别由骁勇善战且颇具威望的将军司马欣,以及经验丰富、沉稳老辣的历阳君项柱出任;而兵部尚书一职,将由德高望重的陈婴担任,左右侍郎则为能言善辩的郦食其与足智多谋的蒯侧。”
“军部情报司主事由心思缜密、洞察入微的卫硼兼任,参谋司主事由刚正不阿、足智多谋的王陵兼任,后勤司主事由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公车意兼任,装备司主事由技艺精湛、认真负责的邓飞担任。”
郦食其清晰而流畅地说完这一连串的任命,而后恭敬地拱手,缓缓退下。
“汉公!军部四司皆已明确主事人选,为何兵部四司,您却并未宣布主事之人呢?”已然改名为王澹的原秦国王陵,神色恭敬地出列,拱手向项羽发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同时也带着对军制改革细节的关注。
“兵部四司,与军部四司的情况有所不同。四司之中总共设有十位主事,孤认为此事不可由孤独自贸然决断。故而,这十位主事宜由列位与大王共同商议之后,再行慎重任命便可!”项羽面带微笑,目光平和地跟王澹耐心解释道。他的笑容中,似乎蕴含着深意,让人捉摸不透。
“若是如此,寡人便推举秦嘉担任职方司主事,宋义担任武选司主事。不知汉公意下如何?”熊心在听到项羽说要自己与众臣商议此事,心中暗自窃喜,仿佛看到了夺权的一丝曙光,于是赶忙迫不及待地举荐秦嘉和宋义两人。
熊心在吴县朝廷之时,满朝皆是项氏一族之人,他处处受到掣肘,权力被大大削弱,始终无法夺回属于自己的大权。而秦嘉、白公、宋义、宁君、宋廷等人,不是被项羽调去担任县令这等偏远小职,便是担任着有名无实的虚职。如今项羽改革军制,这突如其来的机会,让熊心内心燃起了强烈的夺权欲望。
“秦嘉与宋义两人,实乃无才无德之辈,根本担当不得职方司与武选司主事这般重要之位!”项羽听了熊心的举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毫不留情地驳斥道。
“吾宋义乃是先楚大将,曾跟随天下诸侯一同起兵反秦复楚,怎可说无才无德?”站在下首文官一列的宋义,听闻项羽这般评价,顿时恼羞成怒,愤然而出,大声争辩道。
“哼!”武将一方的项佗听闻宋义之言,不禁冷哼一声,满是不屑。而后,他神色庄重地拱手道:“大王!汉公!宋侍中虽曾为先楚之将,然而在暴秦猛烈攻打之时,却弃城而逃,尽显怯懦之态;待到反秦之时,又因秦军势力强大,再次选择弃城,毫无担当。如此行径,难道还能说他有才吗?再者,其人起兵之时,虽打着大义的名号,却无法有效约束其部众,致使其军队四处抢掠,民不聊生,这又谈何德行?以末将之见,让其担任侍中已然是我王的宽厚大恩,怎能再给他担任更重要的官职?”
“项都尉所言甚是!末将深表赞同!”英布在项佗说完后,立刻拱手,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的支持。
英布这一开口表态,龙且、季布、蒲武、李齐、萧何、张良、蒯彻、郦食其、共敖等一众文武,纷纷紧随其后,整齐划一地拱手赞同。一时间,朝堂之上反对宋义与熊心提议的声音此起彼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
这突如其来的一致反对,让宋义与熊心两人瞬间愣在当场,不知所措。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原本看似有机可乘的局面,瞬间演变成了这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