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范德伯格乘坐小船靠近陈家军舰队时,他的心情无比复杂。一方面,他庆幸自己避免了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减少了荷兰人的伤亡;另一方面,他又为荷兰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就此终结而感到悲哀。
登上旗舰,范德伯格见到了陈平安。陈平安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范德伯格恭敬地跪倒在地,呈上投降书,说道:“陈将军,我们总督决定接受您的条件,巴达维亚愿意无条件投降。”
陈平安接过投降书,随意地翻看了几眼,然后抬起头,目光扫过范德伯格,淡淡地道:“很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会遵守承诺,留下你们荷兰人性命的。”
范德伯格连忙点头称是,感谢陈平安的仁慈。
随后,陈平安开始部署入城事宜,派遣陆军部队有序登陆,迅速占领了城中的关键据点,如港口、仓库、市政厅等。
荷兰士兵们放下武器,在指定区域集合,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失落和沮丧。
而城中的百姓们,在得知不用打仗后,都庆幸自己逃过一劫,至于以后他们会被谁统治,那都是无所谓的,反正等待着他们的都是压榨。
区别只在于换了一个压榨他们的势力而已。
有着东印度公司总督的配合,陈家军开始了对荷兰东印度殖民地的逐渐掌控。
这会儿的荷兰,对于东印度的完全掌控区域仅限于爪哇岛。
至于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以及马来半岛,荷兰人仅仅是控制了一些据点城市以及周边区域。
陈平安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初步把荷兰人控制的势力范围给接收了过来。
同时,一同接收过来的还有荷兰人的需要面对的一些敌人。
就拿苏门答腊岛来说,崇祯八年(1635年)这会儿,苏门答腊岛存在多个势力。
苏门答腊西北端的亚齐王国在苏丹·伊斯干达尔·慕达(1607-1636年)统治时期,势力达到顶峰,控制着苏门答腊西岸直到英德拉甫拉等地区。1635年正处于亚齐王国的统治阶段,在苏门答腊岛拥有较大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