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周奎安立马拿着移民的公文,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离县城很近的一个叫做李家堡的村堡而去。
这李家堡,周奎安最有把握,李家堡的里长可没少跟他抱怨村里的人都想找个地方避兵祸,但却又搬迁无门的事儿。
周奎安到了李家堡,还没进堡门,就瞧见几个村民手持长矛在堡门口巡逻。
为首的一个眼尖,老远就认出了他,大声招呼道:“哟,这不是周捕头嘛,今儿个怎么有空来咱李家堡啦?”
周奎安笑着快步迎上去,扬了扬手中的公文说:“李安兄弟,我这次来,可是给大伙送好消息来了。朝廷组织往山东移民,山东那边可没有兵灾,安稳的很,到了那边,不仅有田地耕种,从开垦到第一季粮食收获,都有人管饭。这到山东的一路上还有补给点,每隔30里就有一处,能休息还能吃饭。”
为首叫做李安的年轻力壮小伙子皱着眉头说:“周捕头,你说的是真的假的?这年头,还有这好事儿?”
周奎安拍了拍胸脯,神色笃定地说道:“李安兄弟,我周奎安啥时候骗过你们?你瞧,这是朝廷公文,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说着,他将公文递到李安面前,手指着关键条款,逐字念给李安听。
李安接过公文,仔细端详,眉头依然紧锁,满脸疑惑:“周捕头,上面也没写每隔30里就有一处,能休息还能吃饭的地方啊。”
周奎安翻个白眼:“这不写着沿途设置移民补给点吗?虽然没写30里,但李安你放心,我们县太爷拍胸脯保证了,不会有错的。”
李安点点头,这个年代,县太爷在普通民众心里,那还是很有分量的。
“可咱在这儿土生土长,去山东人生地不熟,万一到那儿被人欺负咋办?”
周奎安耐心解释:“兄弟,你放心。这次移民是朝廷安排,陈将军亲自负责,到了山东,会给大家分好田地,还会有官兵维持秩序。再说了,咱们这么多村堡的人一起去,人多势众,谁也不敢轻易欺负咱们。”
这时,堡里的里长李大山听到动静,大步走了出来,看到周奎安,笑着说道:“周捕头,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