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金雕

但这部剧也有很多正剧的通病——节奏偏慢。

要不是这部剧是在泱视播出,而且连播三轮,收视率如何,还真不好说。

毕竟这种正剧虽然优秀,但很容易曲高和寡,很多人是真看不进去。

比如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看的人就少。

陈保国版的汉武大帝,一共58集,前十集没有汉武大帝,一直到第17集刘彻才登机。

也就是说,这部剧前面一直在讲的,就是刘彻如何被立为太子的。

这种节奏,郑景是不能接受的。

一方面他想要提高电视剧的收视率,让更多人看汉武大帝,就必须加快节奏;

另一方面他要突出刘彻这个人物,让更多观众认可他扮演的刘彻,不可能前面接近20集的剧情,刘彻都被忽略了。

所以,把汉武大帝分成两部电视剧来拍,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

听到郑景的提议,杜薇很诧异,她问道:“汉武帝的母亲王娡?这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要单独给她开一部剧?”

郑景介绍道:“王娡的经历非常传奇。

她本来是嫁给平民金王孙,生下了一个女儿,后来被母亲送入太子刘启宫中,凭借美貌赢得太子宠爱,生下三女一男,其中儿子便是刘彻。

刘彻是汉景帝第10子,按祖制是立嫡立长,太子之位根本轮不到他。

王娡先是炒作刘彻,说梦到太阳入腹的异象,给汉景帝留下深刻印象。

然后结交馆陶公主刘嫖,许诺让刘彻娶陈阿娇,结成政治联姻;

后面又设计陷害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致使太子刘荣被废。

刘彻能当上太子,乃至坐稳帝位,王娡的谋划至关重要。

一个二婚生过娃的女人,还敢冒险进入太子宫中,并且一步一步走到皇后、太后之位。

王娡的人生足够传奇,拍一部电视剧绝对没问题。”

其实真要拍宫斗剧,汉唐有太多可拍的人物。

尤其是汉朝,吕后开了个好头,外戚专权很多,这些外戚,最初就是靠皇后和太后的关系。

这些个宫斗获胜的女人,是真的能有权利的。

只是某些遗老们,非要拍一些清朝的宫斗剧,实在是没什么可看的。

因为斗来斗去也不过是奴才,根本没什么地位。

汉朝的宫斗剧,于正拍过一部美人心计,收视率也大火。

但主角却选得不好。

窦太后实在是没什么好拍的,她的成功巧合居多,就跟刘秀一样运气爆棚,没那么多谋划。

但王娡是实打实的机智过人,政治手腕很高明。

刘彻当太子涉及到王娡、馆陶公主、窦太后、栗姬,还有王娡的妹妹王儿姁之间的斗争。

这段历史,是绝佳的宫斗剧素材。

郑景也懒得改名字,就用美人心计这个剧名,拍一部宫斗剧。

这样既可以赚钱捧人,发挥公司女艺人多的长处,也可以把刘彻是如何被立为太子的事情,讲得很清楚。

汉武大帝这部剧,直接从刘彻登基开始拍摄,突出朝堂之间、汉匈之间的矛盾,节奏拍紧凑一些,三十集以内搞定。

这样是最好的。

听完郑景的介绍,杜薇立即拍板道:“拍!王娡的经历我喜欢,一定要拍出来!”

王娡生了个女儿,还冒险进入太子宫中,这种经历,让杜薇想到了自己,似乎有些许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