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帝国的铁路,已经建了好几年了,大概还要多久能建好?”
刘一鸣知道这条铁路。
对于这条铁路,华夏那是如鲠在噎。
一旦建成,沙俄帝国的战略威胁会大大提升。
一直以来,刘一鸣都以为华夏会准备在沙俄铁路通车之前主动进攻。
这样沙俄的力量是最弱的。
“1891年动工,到现在已经6年了。”
汤潇逸看着贝加尔湖,
“大概还要8到10年才能完成全线干线通车。”
汤潇逸不清楚具体通车时间,但想到1904年战争时,沙俄帝国的铁路运行的还很差。
好像就是贝加尔湖段未能通车。
一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其实有限,特别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建在冻土层上。
因为环境原因和技术原因,实际运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但战略意义和实际意义是不同的。
例如小男孩和胖子,对东瀛的毁伤能力并没有达到东京烧烤的程度。
甚至是远远不如。
因为东京烧烤大幅度降低了东瀛的工业能力,而光小男孩和胖子,只是干掉了两个非核心目标。
但是摧毁了东瀛的信心。
“那臣建议,作战计划就按五年备战、三年缓冲来准备。”
徐希颜想了想,料敌以宽。
五年做好基础准备,剩下三年就看沙俄帝国的进度如何。
进度快,就直接开打,进度慢,就多准备一会儿。
“等沙俄帝国即将建成通车时,先下手为强。”
汤潇逸呆住了,怀疑的看了徐希颜一眼。
徐希颜是在草原上被晒死了吗?
“希颜兄,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东瀛?”
汤潇逸突然给徐希颜出题。
徐希颜没想到话题会转变的这么快,不过这个题他会,毕竟才和东瀛打过。
“东瀛虽然被我军两次击败,但其数量众多,又在海外,现在还穷兵黩武。”
“此时打东瀛,得不偿失,不过留着确实是个变数,在我们打沙俄时,他们可能会有其他想法。”
徐希颜感慨了一下汤潇逸目光长远,
“不如在半岛给他们找点事做,海军也同步进行,消耗他们的军费,强迫他们加税。”
“活不下去了,总有人会反抗,然后,我们再支持反抗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