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天下人之天下

在场之人,却无人认为孙稷侠狂妄,他有这个实力说出这句话来!

张煌言击掌赞曰:“将军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待气氛稍作平静,他不动声色的问道:“只是公爷可曾想过,若是大明真有光复汉地江山的那一天,这人主之位......”

孙稷侠故作喝茶之状,并不接话。

一旁的张若淳见状,连忙答道:“我主身为大明朝柱国,当然是奉大明皇帝为主。”

见对方避而不答,张煌言索性不再藏着掖着了,开门见山道:“张参赞此言在理,吾等身为大明子民,奉大明皇帝为主自然理所应当。只是,吾等究竟奉哪位朱氏宗亲为主?”

“以煌言看来,当今天下能登临大宝者唯唐王和鲁王二人而已,二王敢于国难之际,起兵抗清,远胜其他诸王。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若是要从唐鲁二王中,择其一者为君,则鲁王更为妥宜。”

唐王如今已经登基称帝,张煌言却仍以王爵相称,显然是不认可这位隆武帝。而且孙稷侠和张若淳做的都是隆武朝的官,张煌言却在他两人面前说鲁王更比唐王适宜为君,这可不是在打孙稷侠和张若淳的脸吗?

只是面前这二人都非一般人,竟也未喝止他的狂悖之言。而且双方各为人主,立场本身就具有对立性,眼下张煌言说出这番话来,孙稷侠二人心中也很是理解。

张煌言见状,却是心下大喜,直以为孙稷侠拥护隆武皇帝之心并不坚定,遂用自己早早打好的腹稿继续游说。

“当今鲁王乃太祖第十子,故鲁王之九世孙;而今唐王,则是太祖第二十三子,故唐王之八世孙。从血缘关系的远近程度而言,当今鲁王乃是烈皇之叔,因此鲁王比唐王继承帝位更具有法理性。”

“再者,在国家倾覆之际,鲁王高举日月大旗,于浙江之地聚兵数万,随后又在钱塘江畔,力阻五万鞑虏南征长达半年,救东南生灵百万,鲁王之贤,不言自明。”

小主,

张煌言侃侃而谈之后,随即话风一转:“而煌言观之唐王,似无容人之量。楚国公为唐王立下赫赫之功,他却处处设防......以下官之浅见,唐王座下,恐非久居之地,公爷您还是早做打算为妙......”

话虽未明了,但在场之人都不是傻子,可不就是劝孙稷侠改换门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