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风起长京(上)

曾皇后转头看向了坤宁宫外,秋风渐起,院子里的梧桐叶打着一个个旋涡,飘至远方。皇后娘娘的思绪也跟着飞到了那年的扬州汴水河畔,有一位略显窘迫的青年,将手中仅有的几个馒头,一股脑的全塞到了葭儿的手里......

半晌过后,她方才收敛心神,言及正事。

“楚国公虽然年纪尚轻,但以臣妾观之历年来行事风格,其人无论韬略,亦或是与人品心性,俱为上佳。”

曾皇后虽然很少干预朝政,但并不意味着她就是聋子、瞎子,她知道现在朝中有何腾蛟那帮人,竭力排挤攻讦孙稷侠。可她心中也十分清楚,孙稷侠绝非何党口中的那种无君无父、拥兵自重之人,相反,他才是如今大明朝真正的柱石,撑起了半壁山河。

故此,于情于理,她都要站出来帮孙稷侠说点公道话。

朱聿键与曾皇后夫妻多年,自然知道妻子话中之意,知其是在委婉劝诫自己,勿要自毁长城。

“皇后之意,朕自明了。”

曾皇后长舒一口气,正待明赞一句,缓和气氛之时,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让其始料未及。

“晤,朕属意将高阳嫁于楚国公,皇后意下如何?”

......

彼时,一身鹅黄立领琵琶绣衣,下着月华裙的高阳公主,正带着少女独特的青春气息,呆坐于寝宫窗前。

今日她扮作小太监意图出宫游玩一事,被其母后撞破后,便一直被曾皇后禁足于寝宫内,读书反省。然而生性调皮的高阳公主怎么可能老实读书,虽然人在寝宫,手持书卷,心却飘向了遥远的东南方。

噔噔噔......

随着一串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高阳公主猛地收回了思绪,她顿时端正坐姿,凝神屏气,一副认真读书的神态。

还好来的是她的贴身宫女穗儿,高阳便又故态萌发,小脑袋重新垂到了书卷之上,无精打采。

穗儿将食盒轻轻放好后,便忙不迭的走到近前,先是向高阳公主行了个礼,而后带着三分神秘、七分八卦的口吻说道:“公主,穗儿刚刚去御膳房给您提餐食,您猜我碰到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