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强本三策

得到皇帝点头的何腾蛟,心中大受鼓舞,遂将第二策——弱枝,娓娓道来。

“陛下,老臣并非离间您与楚国公,只是作为臣子,老臣此番话不得不言。当下孙家军兵马庞大,陛下又将统兵大权长期授予楚国公之手,此绝非君臣长久之道。”

“为陛下计,亦为楚国公计,老臣建议陛下可以战事为由,将孙家军兵马分派各地,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再以前朝故事,择取心腹宦官或朝廷重臣前往军中督师,以正风纪;同时,削减其粮草供应,控制孙家军兵马的扩充,甚至逐步削减兵马,以达到平衡之势。此所谓‘弱枝’之策,还请陛下明鉴。”

奉天殿内,一阵穿堂风吹进,让殿内众人脖子一缩,愈发低下头来,唯有马士英露出得意之色,此计正是出自他之手。

这一招可以称之为毒计了,将孙家军各部兵马四散各地,朝廷再暗中上下其手,削减粮草和兵员数量,假以时日,孙家军必定分崩离析。而后,再以文臣或者宦官督师,监视各部将领行动,收拾人心,说不定还能将部分或者大部兵马,收归朝廷。

只是这样一来,当世之孙家军,亦将重蹈前朝戚家军之覆辙,隆武朝廷也别想再光复两京,抗击鞑虏了......

这群文臣,你让他们拿刀拿枪去战场杀敌,那指定是不行的。但你要让他们翻动嘴皮子,于唇枪舌剑中,毙杀队友之命,那肯定是无人能敌。

朱聿键面上不露声色,心中却毫不犹疑的将何腾蛟的这一“弱枝”策否决,他不是昏君,对自己的这点家底子,心中还是有数的。

现在的隆武朝廷虽经孙稷侠几番征战,处境稍好,但还远没有到“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地步。

天下大势依然晦暗不明,鞑虏在川蜀、湖北、江南三地,仍旧屯驻有二十万以上的重兵集团;在更远的北方,还有数量庞大的满蒙铁骑和其仆从兵,虎踞龙盘在大明的故土之上......

朱聿键心中虽然将何腾蛟的这一策否决,但却未直接出言反对或者驳斥,这既是为了给首辅留一点面子,也是为了不打乱对方的心绪,他还想听听这最后一策。

何腾蛟年龄大了,连续说完两策之后,稍显气喘。可他为了趁热打铁,坚定皇帝之心,只得勉力说下去。

“微臣听闻,楚国公已至而立之年,可至今仍未成家,恐有失体统。”

朱聿键的思绪还沉浸在刚刚的强本之策中,对何太师的话风转变,尚未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