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是否预言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79 字 2天前

且不说护民军有没有那么多的兵马,要镇守大汉东、北、西三个方向,还要兵分数路,讨徐州、征江南、取益州、复西域……

仅仅是作战时间,成公子也完不成他的“洛水之誓”。

更何况,如果多征兵马,四处用兵,必然掏空青州这些年来积累的家底,无法援助北方其他州不说,还会让大汉北方重新回到民不聊生的境地。

不知为什么,三公九卿一念及此,本应偷偷地幸灾乐祸的他们,此时却没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心情,反而在内心中为蔡成担忧起来。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情绪,难道他们不应该等着看蔡成誓言落空的笑话吗?

在大汉,誓言可是极重要的。

一旦誓言落空,声望大跌不说,还会沦为未来数十年、上百年的笑谈,而修史者更会第一时间记于史册。

三公九卿都在拼命喝茶、吃果干、吃肉干,借此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们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为蔡成担忧的心绪。

他们不应该等着看笑话吗?

经过重新思考,他们才慢慢理清头绪。

成公子所述说大汉的态势,第一项“国力”还好,似乎有青州、冀州撑着,大汉会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强。

说到第二项,味道就不对了。

结论就一个,大汉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大汉疆域的掌控力。

当然,放弃西域是朝堂决断,可之所以放弃,不也是因为无力掌控吗?

虽然众臣内心有些排斥这个结论,可成公子所言皆为事实,不由得大家不信服。

当然,成公子顺带把群臣斥责了一番,也让大家有些羞恼和尴尬。

至于第三项民生,似乎只有推行新农体系,才能一改之前民不聊生之态势,否则大汉确实无法应对四起的民怨,对大汉各州郡的掌控也会越来越弱。

但第四项的最后三大隐患,听得群臣惊骇莫名。

不是简单的惊骇,而且是越想越可怕。

原来南方三州加益州割据并不可怕,疫情、大旱和小冰河期,才最可怕。

如果真是大汉人口因旱情、疫情、缺粮、战争等因素急剧减少,还能挡住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疯狂南侵吗?

哪怕最终挡住了,大汉也必将元气大伤。

而他们这些士族在鲜卑的铁蹄下,又能保全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