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李怀溪通知村里人,除了照常去蚊香工坊上工的妇人们,家里能干活的都到大坪集合。
李宗杰家的房子已经建好了,现在只有黄二牛带着几个年轻人在给安门窗,其他参与建造的人一下都闲了下来。
这会儿听到村长有事要宣布,无一例外早早的就来到了大坪上。
李怀溪站上石碾,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两百来号人,这里面有经验丰富的老一辈,也有年富力强的壮劳力、跟自己年纪相仿慢慢成熟起来的小年轻,最外围还有一群婶子大娘,嫂子侄媳组合起来的女子方阵。
因为每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在李怀溪开始招收妇人的情况下,去工坊上工的有些是家里的婆母,有些是家里的儿媳,还有一些是家里忙不过来就让没嫁人的闺女去的。
李怀溪让所有人都来大坪,那家里剩下的女人们也都到了场。
这两百多号人毫无疑问是村里的生力军,李怀溪知道,小庄村最后能发展成什么样,不仅取决于自己怎么带好这个头,还要看这帮村里的老少爷们能使多大的劲。
好在,这是一群值得信任的村民,在以往的每一次决策中,他们都能无条件的支持自己。
他们不同宗,不同姓,相互之间很少有血缘关系,但是却比那些宗族性质的村子更加团结。
或许在立村的时候他们的先辈就已经参透——自己这样的村子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拧成一股绳,合力而为,同进同出。
虽然在漫长的岁月更迭里,小庄村村民的日子没有比周边原生村落过得更好,但在一代代的传承中,这样的祖训却依然流传了下来。
环视了一圈周围精神抖擞的众人,李怀溪斗志满满,这一次,他可能真的要把小庄村变个样子。
清了清嗓子,李怀溪对着众人喊道:“乡亲们,今天我要跟大家说两个好消息,第一个就是铁柱哥家的刘小田,成功在河边找到了烧砖用的粘土!”
话音刚落,周边便响起了一阵莫大的欢呼声,由于声音过大,还把学堂里正在认真写字的孩子们吓了一跳。
听到动静的刘小胜见夫子没有注意到他这边,忙扭头小声问旁边的李怀安,“安子叔,外面在喊什么,是今天村子里有什么喜事吗?”
李怀安正在认真写一个夫子刚教会的字,这会儿正到关键时候,听到刘小胜的话没有抬头,依旧盯着桌上的宣纸回道:“估计是你哥要娶媳妇,你要有嫂子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