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使者见状低头道:“我家大单于方得蒙汉帝垂青赐以国姓,自然要来与皇室亲族见礼,是以派小子前来。”

这话看来说得没什么问题,实际上已经暗示了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呼厨泉自认为自己得到了汉帝赐姓要和刘备平辈论交,实际上就是不承认刘备掌握草原的地位,想要保留自己匈奴大单于的独立地位。第二,就是向刘备表示,曹操为了拉拢我已经给了很多好处,你刘备想要拉拢我们匈奴诸部也需要给予相应的好处。

不得不说,南匈奴常年生活在河套地区,已经与汉族关系到相当程度,对于政治里这些弯弯绕绕,那是搞得门清。一个问题,就直接把自己的态度表明清楚。

对于这种问题,刘备自然有所准备,对各个问题的底线他心里清楚,回答起来胸有成竹。

“既然单于愿为汉臣,备自然喜不自胜。如今曹贼篡汉,天下汉臣和当共讨之。若单于愿与备同心协力复兴汉室,那我当举单于为将军,共迎天子。”

刘备这里的回答也很明确,你呼厨泉就算是得了国姓,也只是汉臣,地位自然在刘备这个仅次于天子的柱国大将军之下。而得到的奖励,就是跟投靠刘备的其他草原势力一样,能够成为刘备帐下将军,继续统领匈奴所部。

听到这个回答,匈奴使者自然是不满意的。于是,他接着说道:“大单于既然已是宗亲,又怎可与他人同日而语。当与皇叔同列,以上将军为首,与秦王相对而立。”

这段话就带上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与刘备同列,作为一方诸侯存在,但是可以在刘备之下,服从刘备的管理。同时,这里面也把他们要挟的条件拿了出来,那就是曹操已经答应他们地位对等了,你不答应那就无话可说了。

可是,刘备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答应这样的条件?

要知道,这里可是刘备与草原诸友的盟约所在,自然是不可能以匈奴人的意愿为转移,否则他帐下那些乌桓和鲜卑部落的贵族会如何考量呢?

这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刘备必须要给所有人打个样。

故而刘备直接回答:“既然大单于是汉臣,岂可与汉贼并立?今我便是要讨伐汉贼,也是要让诸部息兵戈,养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