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十分疑惑,凶手究竟是如何进入屋内的?
如果不是强行闯入,那难道是死者认识的人,被死者主动请进家门的?
可黄晓清的丈夫李明以及周边邻居都坚称,她为人谨慎,不会轻易让陌生人进屋。
这时,负责现场痕迹勘查的小王匆匆走来,兴奋地向陈警官汇报:“陈队,我们在现场发现了同一双拖鞋的血脚印,脚印从入户门一直延伸到卧室,又从卧室回到门口,看起来凶手作案全程穿着这双拖鞋。”
两人随即来到门口,只见小王小心翼翼地从证物袋中取出那双鞋底沾血的拖鞋,鞋底的花纹与现场脚印完全吻合,经过与死者家中其他拖鞋对比,确认这就是死者家的。
陈警官蹲下身子,仔细查看拖鞋周围的地面。
在微弱的光线下,他发现了一些模糊不清的血脚印,虽然脚印并不完整,但凭借多年的刑侦经验,他还是能判断出这是皮鞋留下的痕迹。
经过反复测量和比对,他推测凶手穿42码的皮鞋。
结合脚印的深度、步幅间距以及现场血迹的分布情况,陈警官在脑海中构建出凶手的大致轮廓:
身高一米七五以上,30多岁,身材偏瘦。
因为只有身形较为瘦高的人,在行走时才会留下这样步幅和深度特征的脚印。
在对现场的椅子和各类家具进行勘查时,技术人员发现了不少血手套的印记。
这些印记出现在椅子扶手、柜子把手、桌面等多处地方,清晰可见。
这表明凶手作案时戴着手套,心思缜密,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反侦察准备,没有留下任何指纹,给案件侦破增加了重重困难。
与此同时,警方对现场财物进行清点时,发现黄晓清的金耳环、金戒指、手机、钱包不翼而飞,就连家里的钥匙以及楼下停放的电动车也一同消失不见。
这一系列财物的丢失,让警方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起抢劫杀人案,但凶手的作案动机和手段仍迷雾重重。
法医刘医生完成尸检后,迅速向陈警官汇报鉴定结果:“死亡时间大致在14号下午1点到2点之间,也就是报案前两个多小时。
死者是因颈部大动脉被割断导致失血过多死亡,手臂上有抵抗伤,说明她曾激烈反抗过。”
为了查明黄晓清当天的行踪,陈警官带领警员们马不停蹄地调取了沿途的监控视频。
监控画面显示,黄晓清中午11点42分下班,她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不紧不慢地驶向一家快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