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啊,或许天性便是如此。
在繁荣太平的日子里,人人都沉浸在当下的安稳之中,压根儿没人会去思量未来遭遇大灾大难时该如何是好。
可一旦灾难降临,他们却又总会抱怨老天的不公。
赵生这些日子,为了让百姓们能有口安稳饭吃,可谓是费神费力。
然而,仅仅只是一点利益的诱惑,这些百姓就全然经不住,纷纷将手中多余的粮食卖给了那些世家子弟。
“哎……”赵生无奈地长叹一声,眼神望向窗外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春色,心中却满是苦涩,只觉得自己之前付出的一切仿佛都付诸东流了。
屋内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沉默不语,气氛显得格外压抑。
赵龙今日也在这儿,他对曾经食不果腹的日子记忆犹新。
当年在石岗村,为了能有一口吃的,他不得不跑到县城去做工,甚至还曾乞讨过活,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至今仍历历在目。
他深知,栾城周边之所以肆意储备粮食,就是为了防备灾年的到来,以免所有人都陷入无粮可吃的绝境。
如今的栾城,已然发展起了众多工业制作工坊,不仅能生产糖、酒、味之素这些生活用品,纺织、冶金等产业也颇具规模,各类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
而这些产业的运转,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
无论是用银钱去购买,还是以物易物,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持人口的生计,而人口的生存,首当其冲便是需要粮食。
人口越多,在面对大灾大难时就越发脆弱,不堪一击。
燕州的邢树人禁止外地商人进城,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地方保护的考量。
毕竟燕州地处边城,粮食缺口本就很大。虽说他采取的方法有些过激,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
日子总归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不能因为这些琐事,就将矛盾转嫁到地方百姓身上。
赵生环顾了一圈屋内的众人,心中暗自思忖,自己所想的政令,似乎并不太适合他们去执行。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赵龙,说道:“龙哥,咱们去安全局一趟,派人把赵广义、李维广和周通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