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各怀鬼胎的两个人

别看郑金凤只是个农家姑娘。

但郑金凤的老爹是会计出身,写得一手好字,在公社书记面前都颇为得脸。

再加上郑金凤的大哥,也就是郑大同少年时期就入了伍,苦熬十年后又提了干,成了干部,郑家在老家的名声就更盛了。

郑金凤是郑家的幺女,是老太太捧在手心长大的娇娇女。

日常生活条件不说跟城里女同志比,至少在郑家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好。

这样的条件,郑家父母可不舍得她就这么嫁给一个乡下汉子。

这不,借着这次送郑小伟来岛上,郑家父母就指望着有出息的儿子能给这个妹妹介绍一个军官干部做对象。

为了让这件事能成,老两口在家的时候,就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一定要收敛脾气,哪怕是装也要装到成功领了证再说。

至于领证之后?

用郑母的话说,生米都煮成熟饭了,军婚又不好离,自己小闺女这干部太太的身份,那还不稳稳当当的揣在怀里了。

只是,郑母其实也有些高看自己这个小闺女了。

别看郑金凤在老家性格如何骄纵任性,毕竟还是个刚刚十八岁的小姑娘。

老家的日子再如意顺心,毕竟也只是一个生产队。

真等走出了公社,走出了县城,甚至坐着火车一路经过各个大城市,其中甚至还有繁华的沪市。

郑金凤虽然没下车,但光是透过窗户看外头的月台,那人来人往繁华的样子,还有车上车下穿着光鲜亮丽的旅客,就已经让郑金凤下意识收敛起了大半脾气。

等到下了火车,又上了公交车,听着车上八成都是自己听不懂的话,郑金凤就更怂了。

要不是机缘巧合,刚好和穿着打扮上也就比自己好一点的姜燕妮坐到了一起,郑金凤可能路上一个多小时,都能一句话都不说。

生怕说出了乡音,在这些城里人面前露了怯。

没错。

虽然郑金凤的外套和外裤是土布做的,看起来灰扑扑的,连头发都只用一根红头绳绑起来。

看起来就是个十足十的乡下土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