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节帅高见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3041 字 25天前

因此摆在尚摩鄢面前最好的道路,依旧是依附陇右这条路。

刘继隆也没有猜错,尚婢婢死前确实与尚摩鄢谈过多康六岗的未来。

尚摩鄢不是没有派人打探过西川和大礼的情况,但西川和大礼的粮价,都因为战争而飙涨。

哪怕如今双方已经在前线僵持住,但后方的粮价依旧是一天一个价。

一只羊卖往陇右能换二百斤粮食,但贩往西川只能换一百五十斤粮食,贩往大礼则是一百七十斤粮食。

从中也能看出,依附陇右的好处究竟是什么。

正因如此,尚摩鄢才会如此急于向刘继隆表现自己。

他想要创建一个由没卢家族统治的新王朝,就需要刘继隆的支持,更需要陇右的物资。

正如明清两朝以茶叶控制雪区一般,如今的刘继隆也在以粮食来控制多康六岗。

随着高原的气候环境不断变差,刘继隆日后也能效仿明清,以茶叶控制整个高原雪域。

思绪间,刘继隆将书信放在桌上,目光看向张昶:

“这些日子里,关内道和京畿道、剑南道、山南西道各有什么变化?”

“倒是没有什么变化,秦陇的李承勋和朔方的张直方都是土鸡瓦犬之流,兵马操训远不如高骈坐镇秦陇时期。”

“山南西道的卢钧根本不管事,山南西道今年逃入陇右一万余口,口马贩卖进入陇右近两万口。”

“倒是崔铉募兵三万后,上个月的逃民果然变少了。”

“之前几个月都有六七千人,上个月只有不到三千人。”

张昶这么说着,同时也诧异道:“另外这厮倒是沉得住气,进入西川那么久了,竟然还没来找我们买马。”

“恐怕是钱粮不足。”刘继隆轻笑,张昶尴尬道:

“西川数百万口百姓,应该不至于钱粮不足吧……”

“你想简单了。”刘继隆摇摇头,对张昶解释说道:

“唐廷刨除河朔三镇后,理应有四千余万百姓在缴纳赋税,可为何唐廷只能收不到两千万贯赋税,便把百姓逼得倾家荡产?”

“别忘记都察院查的是什么……”

他提醒了张昶,张昶这才反应过来:“您是说朝廷的那些官吏都在贪腐?”

“嗯,这不是什么秘密,你若用些心,也能探查到。”

刘继隆无奈看着张昶,不免提醒道:“不要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睡觉,多和外面的人沟通才能知道天下事。”

张昶这几年确实有些躺平,因此被刘继隆提醒后,他也不免有些脸红。

眼见他如此,刘继隆也继续解释道:“朝廷用来收税的许多吏员根本没有俸禄,所以他们通过盘剥百姓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两千万贯是他们交上去的赋税,私下还有没交上去的。”

“朝廷那群衮衮诸公只看交上去的,却没看到没交上去的。”

“正因如此,他们才觉得有税可加。”

“你如果长期脱离百姓,不知道百姓负担,日后便也会如这群人一样,觉得百姓有税可加。”

“我怎么会!”张昶连忙否认:

“节帅,您是知道我的,我可没有那么多想要的东西,我就想吃点好的,女人有两三个就够了。”

张昶确实是个很容易知足的人,相比较他,其他人就不行了。

“我听说,厝本前些日子又纳了一个妾?”

刘继隆靠在椅子上开口质问张昶,张昶张了张嘴,最后才点了点头。

“这是他的第七个妾了吧?”

刘继隆语气平静,张昶闻言立马点头道:“是第七个,但他应该不会再纳妾了。”

“如此最好。”刘继隆并不反对麾下将领娶妻纳妾,毕竟他自己都有一妻七妾。

更何况因为战事的缘故,陇右的女子本就比男子要多,纳妾生子也算好事。

若是无节制的纳妾,那就会影响到下面的百姓生活了。

当初若非封徽要求,刘继隆也不会同意她要自己继续纳妾的事情。

新鲜感他也有,但他内院的一妻三妾已经能够满足他了,更别提如今的一妻七妾了。

他不继续纳妾,也是考虑下面将领有样学样。

想到这里,刘继隆对张昶提醒道:“别提醒的太明显,只要就此打住就行。”

“是!”张昶连忙点头,而刘继隆也没再继续教训他,只是与他聊了些别的话题,随后便结束了此次对话。

至于尚摩鄢的书信,刘继隆也只是手书回复让他管好尚摩曳就行,并未要求他要对尚摩曳干嘛。

他早就摸清了尚摩鄢的性格,所以才敢如此大胆的扶持他。

倘若尚摩鄢在事发之初立马杀了尚摩曳,刘继隆反倒要考虑是否更换扶持对象了。

在他回复尚摩鄢的同时,大礼的祐世隆也在因为等不到尚摩鄢回信而焦急。

“番人无胆,唐廷如此衰败,有何不敢响应?”

高山环绕、大湖北畔,位于拓东城的祐世隆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

尽管是腊月寒冬,可这个时代的拓东城却依旧温暖,不负后世春城之说。

作为大礼的陪都,拓东城被大礼经营近百年,其规模并不小,但人口却不算多。

整个拓东城周长六里,城内百姓仅三万,四周虽然有大片临湖平地,但开垦的耕地却只有十几万亩。

祐世隆率军退回拓东城,本意是在此地休整渡过寒冬,然后策反尚摩鄢,让尚摩鄢起兵牵制西川兵马,给足自己进攻戎州的时间和机会。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他的手书已经送出去两个多月了,结果尚摩鄢却迟迟没有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