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明郑闽粤形势

“对了”

“老夫在延平王府,倒是听说了一个传闻”

“陛下在广东,拿下广州府的时候”

“延平王就曾派出了使者,想请陛下的援兵入闽,共同对付福建的鞑子大军”

“但是,双方不知道怎么谈的,陛下很果断的回绝了,并没有同意发兵”

说完后,这个老医师,目光坦诚的看向其他三个人,重重的点了点头。

其中的意思,就是表明,这个消息的来源,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是的,表面上,他们这些鲁王旧臣,是依附投靠延平王。

但,实际上,内心里,他们还是分属两个派系,是分分合合的状态。

没错的,再怎么说,他们都是鲁王系的旧臣,是大明的正统读书人,正统的文臣干将。

他们也很清楚,无论怎么洗,他们身上的鲁王烙印,一辈子也是洗不干净的。

历史上,这帮人,投靠了延平王后,变的籍籍无名,这就是最大的原罪,必然是边沿化的。

这也是,三个老顽固,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为啥千里迢迢的跑过来,劝说张苍水南下的原因。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问题,出身同一个派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眼前的张煌言,万一折在这个荒岛上,江浙的抗清力量,必然是崩盘崩溃,再无出头之日。

“咕噜、、”

“呵呵、、”

听到这里的张苍水,倒是没有一丝的意外,端起茶水,灌了一大口,呵呵冷笑。

脸色从容,目光冷冽,环顾桌子上的其他三人,冷言冷语的说道:

“没什么意外的”

“这一切,也不出老夫意料”

“陛下圣明,年少英武,勇武果决,军政一把抓”

“绝不是那些普通的帝王,毫无主见,懦弱无能的庸君”

“福建省,厦门郑氏这个茅坑啊,陛下是肯定不会踏足的”

小主,

没错,内心憋屈的张苍水,对那个延平王,是一点都不客气的。

说句不好听的,说厦门是茅坑,那都是尊重他了。

当然了,身为大明兵部尚书的他,对大西南的朱皇帝,倒是蛮客气的。

没错,倘若不是为了抗清大业,满腔怒火的张煌言,绝对是会公开站出来,决裂福建郑氏。

是啊,太惨烈了,一场北伐大战,大好局面之下,最后搞的全军覆没。

那个延平郡王,高傲自大,不听人言,在进兵的途中,错失了太多的良机。

更让张煌言愤怒的事情,就是被郑成功卖了,整个江浙义军,伤亡惨重啊。

要知道,长江战役中,好几个重城要隘,都是张煌言的义军,拼命打下来的。

到了南京城后,又被强势的延平王,一脚踢走,打发去上游,攻打芜湖。

好不容易,义军站稳了脚跟,有了一些地盘后,转过头,又被撤退的延平王,卖了个彻底。

最后,把他们义军这些人,当做垃圾,丢在芜湖大后方,满清的腹地,四面皆敌啊。

这就是,刚才的时候,张煌言会抬出棺材来,拒绝他们三个老顽固劝说,最大的原因。

一场北伐大战下来,整个江浙义军,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啊,彼之娘之的郑氏海盗集团。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