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打仗的本领,南越人比缅甸人要强上不少,至少他们打仗不会一窝蜂的冲上来混战。
看到华夏军占据地利之势摆出来的盾阵后,南越人立刻采取了同样的办法,把几排刀盾兵顶到最前面,试图利用巨大的人数优势正面压垮华夏军。
为了给近战部队留出转圜的余地,夏至把盾阵安排在了靠近对岸的位置上,这样就算是暂时被敌人压制,也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华夏军的盾阵分三层,最前面是几排手持单刀的盾牌手,他们身后就是长枪兵,最后是可以抛射压制敌人的弓手,弩手则被安排在了河岸边。
一开战,华夏军还是标志性的箭雨压制,不过因为只有六百名弓驽兵,所以火力并不猛烈。
反倒是南越人的投矛让顶在最前面的华夏军一阵手忙脚乱。
南越人擅长投矛,他们的投矛都是竹矛,连个铁箭头都没有,只是把干燥的竹子一头削尖即可。
这种投矛最多也就能扔三四十米远,可好在量大管饱,几乎每名南越士兵身后都背着几支。
幸亏华夏军伏击上一支南越人武装的时候发现了这种武器,不然猝不及防之下肯定要吃大亏。
夏至也没想出什么好对策,唯一的办法就是硬扛。
他做过测试,竹矛无法刺穿华夏军的钢片札甲,只要注意别被糊在脸上,基本就不会有什么大事。
当南越人的投矛遮天蔽日飞向华夏军近战部队的时候,所有战士全都低头把脸埋在胸前,全靠头盔和坚固的肩甲硬扛竹矛。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撞击声,上千支竹矛带着尖啸扎进华夏军密集的阵型里,看似声光效果拉满,可实际上并没造成什么伤害。
连续三四轮攻击后,最前排南越人的远程火力也就基本告罄。
华夏军的军阵里除了多出一地竹矛以外没有任何变化。
见到眼前这一幕,南越人的眼珠差点没被惊掉出来,他们无往不利的投矛在华夏军面前竟然寸功未立。
华夏军盔甲的坚固程度远超南越人想象。
东南亚地区的军队自古以来就没有装备过金属全身甲,这里气候闷热潮湿,穿全身甲纯属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