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不要回来,何必回来

临淄城仍有夜市灯会的余韵,走到哪都是热闹二字。

那些张牙舞爪、夜间威风凛凛的飞禽猛兽,白日间一个个收敛锋芒,静置光中。

稷下学宫内,当年轻到足以让人害怕的祭酒听闻李斯言语。

长剑掉落,解放双手。

祭酒一把抓住李斯衣领,扯到自己面前。

李斯本就矮下的身躯再矮三分。

李斯大骇。

荀子之儒虽然不为孟寓认同,不为孔家认同。

但荀子教人时可是按照正统儒家来教,儒家六艺一个不差。

李斯作为荀子最杰出的两名弟子之一,不但学识能拿到“无子之子”的号,武功也是不俗。

贵族用剑。

李斯单人行千里,自齐安全至秦,手中长剑饮了数十个贼人的血。

能躲过贼人刀剑锹叉的他,竟然没有躲过嬴成蟜的抓取。

对于嬴成蟜,李斯没有防备心。

可他再无防备,也不该能被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一把抓住啊。

他的主君吕不韦也没有说过,公子成蟜有如此武功。

这骇然只存在了一瞬,李斯就抛到脑后了。

武功再高有什么用?

做一个勇猛、命在旦夕的冲锋兵卒?还是当一个保护诸侯、诸侯却连名都懒得记的侍卫?

想要封君封侯,出将拜相。

靠运气,靠智慧,不靠武力。

李斯惊骇过去,嬴成蟜惊骇久久难消。

从小到大,父亲身体都是一如既往的好。

自他出生以来,父亲别说什么大灾大病,连个感冒发烧都没有。

他离开时,父亲身体一如既往的健硕。

这才过去不到三年,父亲怎么会重病将死呢?

嬴成蟜眯起双眸,声音一出口,是自己注意不到的沙哑:

“此若为假,你三族一个都逃不掉。”

在临淄城外会过好友的李斯苦涩地道:

“此情报已被封锁,主君费了大力才送斯出函谷。

“斯行八日,昼夜不敢停,只为第一时间告知公子!”

嬴成蟜逼视李斯,看不出李斯有虚情假意的成分。

理智告诉他,此消息不为真。

前世的史书告诉他,秦王子楚,命不久矣。

失控的情绪慢慢回落。

少年缓缓松开手,突兀一声大喝:

“呼!”

庭院墙角老树光秃秃的树干上,未被太阳消灭的三两浮雪簌簌掉落。

从主君话语中听出急切的呼踢雪而止,半躬身而立:

“主君。”

“收拾一应物件,精简人员,我要回家。”少年语速略急。

“唯。”

“要快。”

“唯!”

呼匆匆而去。

不久,嬴成蟜居所就忙碌了起来。

仓促离开的消息太突然,嬴成蟜的门客、弟子、追随者都还没做好准备,脑海中都没有这个念头。

就要立刻决定是留是走。

嬴成蟜捡起掉在地上的长剑,借着这个寻常事压着自己不寻常的心。

心忽然传来抽痛,和父亲病重的消息一样突然。

少年后槽牙咬紧。

原来不是他的身体出了问题,是他父亲的身体出了问题。

嬴成蟜闹得动静太大,嬴子要离开的消息不胫而走。

齐王建带着齐国相邦太史胜急匆匆赶来,询问缘由。

嬴成蟜心有悲痛,面上不但不能露出分毫,还要带上微笑。

少年说自己出来日久,为战争结束的齐国新年家家团圆气氛所感染,思乡思家之情比东海最汹涌澎湃时还要汹涌澎湃,难以自抑。

齐王建被嬴成蟜的话,带动着想念起母后,心有戚戚然,对嬴成蟜言语毫不怀疑。

齐国相邦太史胜不但也想起了离世的大姊,还想起了冷酷无情的在世父亲,脸上比齐王建还要戚戚。

齐王建因为后太后遗愿未了,只当自己没有外王父太史敫。

可太史胜却做不到因为大姊而不理会父亲,只能暗暗埋怨。

太史胜忽然顿生感慨——人世间的是非对错、伦理道德,就像共生的阴阳。看似分明,其实分不清、理不明。

只收拾了一个时辰不到,嬴成蟜将欲行。

齐王建请嬴成蟜坐自己的五马王车,以示看重,提醒嬴成蟜回到秦国不要忘记提醒秦王和齐国结盟。

说到结盟,这位东土王者突然想起结盟的引子——联姻。

急忙命令左右:

“你去带田颜来此!快!”

有宦官应声,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