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差点笑出来,轻咳一声,疑惑问道,“王侯将相志气消融,奋发之志长存于黎庶?”
杨谷丰跟着点头,“没错,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不能作为治国理念。龙为龙,虎为虎,牛马归牛马,他竟然想着豢养狼群,当下看起来没问题,不出五年,天下多少牛马都不够,狼群最终会自相残杀,文明沉沦不可避免。
他还是星象师,盗用甲骨篆文之言,一句奋发之志长存于黎庶,将掀起滔天巨浪,士农工商不再安于自业,人人钻营,纲常颠覆,人性混乱才是真正的大乱。”
郑芝龙眉头紧皱,他有点理解士绅的痛点了,犹豫问道,“听闻江南即将十王监国,以对抗京城的集体圣道,学说之争延伸到朝堂权争,延伸到天下之争,郑某可以理解,但…未免小题大作了吧?”
杨谷丰从怀中拿出一张纸递给他,“一官看看再说。”
郑芝龙接过来展开,是他们公车上书的内容,不是辩文,竟然是《讨逆檄文》,这他妈不是给自己下套嘛。
强忍不悦,看起了内容:
盖闻天命有序,人伦有常。自伏羲画卦,周公制礼,圣贤立纲常以正天下,明贵贱以定尊卑。
今有狂人陆氏天明,妄言";王侯将相志气消融,奋发之志长存于黎庶";。
此乃悖逆天理邪说,蛊惑妖言,吾辈衣冠之族岂能坐视纲纪崩摧?
昔大禹凿龙门而天下治,周公吐哺而礼乐兴,岂是田间耕夫所能为?
《易》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若使农人议政,商贾论道,犹令牛羊司晨,犬豕主祭,岂不贻笑方家?
昔王莽改制,使市井之徒妄议朝政,终致赤眉乱起,社稷倾覆,此非明鉴乎?
我朝以科举取士,开龙门于寒素,何尝闭塞贤路?
然治国非儿戏,牧民需经术。若依此辈所言,令不识诗书之徒妄言改制,犹使蒙童持利刃,盲人驭驷马,必致天下大乱。
昔王安石以青苗法惑众,终使江南泣血,此等教训岂容忘却?
太祖高皇帝定鼎以来,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乃有仁宣之治。今承平未久,刁民不思稼穑,竟欲效陈胜吴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