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吉行动比陆天明想象的快。
秦良玉离开哈喇河套向东寻找决战时机,东虏在中午就进攻了山海长城。
董家口,距离喜峰口很远,距离山海关三十里。
外面就是青龙河与大凌河的分水岭,东虏若继续向东,就进入辽西大山,抵达原来内喀尔喀部落的地盘。
山海关总兵宋伟没想到,他远离战场还能逮到功劳。
听说虏兵进攻近在咫尺的董家口,乐得一蹦三尺,妈的,辽西营兵闲得发毛,竟然来这里打仗。
乐呵呵下令营兵到兵堡支援,他亲自带着五千人,顺边墙到董家口。
路上甚至幻想关墙被破,山海关十万守军能在这方圆三十里鼎立大功。
现实满足了他,但也戏耍了他。
董家口的确被破了,没办法,东虏太吓人,突然冒出来万余人,对一个屁大的关口箭矢覆盖。
守将是一个游击,一开始就中箭阵亡,守军死亡二百多人,其余八百人完全无法露面,东虏用一刻钟就上了边墙。
关城内的士兵一看大势已去,立刻向南退,反正不远处就是一片石大营,五万大军所在,放东虏进来更容易打。
想得挺好,没啥用。
东虏在关城待了半个时辰,看到密密麻麻围过来的无数大军,把关城内不多的物资搜刮一空,拍拍屁股,突然撤走了。
宋伟与一群副将参将抵达,郁闷看着关外空荡荡的大山,有一种逛街被流氓摸胸调戏,无法追打的恼怒。
追击肯定不行,守军不适合在山里大战,军械配置就不对,山海关营兵有大明最多的床弩。
绞手弩、三弦弩、流星弩、石弩…远中近火力密密麻麻,定点作战可以,野战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