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倭寇的恐明症

【倭寇的第一军团,从最早的一万八千人,之后被丰臣秀吉扩编至两万四千人,以是倭寇侵朝九大军团的人数与精锐之最。】

【平壤城依大同江而建,东,南两面临近大同江,逃出城后的小西行长,第一时间便是登船过江。】

【而急于逃命的倭寇,也没有来得及将所有船只烧毁。】

【大同江,为小西行长南逃提供了生机。】

【在小西行长南逃之后,没能来得逃走的倭寇,几乎都殒命于平壤城中。】

【其中,倭寇大将后藤加义,被明军炮火击中,当场身亡,其部下全员被击毙于平壤城中。】

【倭寇猛将久野重胜,在激烈的巷战中,与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狭路相逢,最终久野重胜在祖承训凌厉攻势之下,败下阵来,被祖承训一刀砍掉了头颅。】

【在李如松成功收复了平壤城之后,立即让蓟镇精兵(戚家军)利用渡船在大同江上搭建浮桥,因为乘胜追击的战马要过江。】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可恶,没想到,还是让那小西行长给逃了。”

百姓乙:“没有这大同江在,当辽东精兵骑上战马时,那就是大明的辽东铁骑了,其战斗力要提升数倍以上。”

百姓丙:“倭寇没有骑兵,他们的战马都是稀缺资源,只有倭寇将领与少数特殊部队,才能骑上战马。”

“若是没有这大同江的存在,先是让那小西行长等残军跑上一天,他们也跑不掉大明辽东铁骑的追击。”

......

【大同江的江面宽度,将近有一里(四五百米),在蓟镇精兵(戚家军)不断的努力与尝试之下,并且利用了大量的渡船为浮桥的主体。】

【在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便成功搭建好了一座渡江浮桥。】

【这也是大同江的江面上,出现的第一座桥梁。】

【于是,李如松让其弟李如柏,与祖承训,查大受,李芳春,李宁等一众辽东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