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沈惟敬,再次在军中大营里见到李如松时,已经充满了敬意与敬重。】
【同时沈惟敬也在担心,担心大军开拔进入朝鲜之前,李如松仍然没有打算放过自己,将自己拿来祭旗。】
【然而,让沈惟敬没有想到的是,李如松竟然让自己再次代表大明朝廷出使平壤,与倭寇再次进行交涉。】
【因为在沈惟敬被关押的这段时间里,沈惟敬已经将自己与小西行长接触,交涉,以及谈论的所有的内容与信息都给交待了出来。】
【为的,就是能够活命。】
【可是,在沈惟敬把自己能够知道的情报与信息,全数交待完毕之后,就没有下文了,这也使沈惟敬在这段时间之内,相当的惶恐。】
【现在李如松,再次让他沈惟敬担任大明朝廷的使臣前去平壤,告诉小西行长,大明朝廷已经同意,以大同江为界平分朝鲜,平息两国之间的战事。】
【援助朝鲜的大军,都已经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了,现在李如松对自己说,要与倭寇以大同江为界平分朝鲜,就算沈惟敬再蠢,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假同意和谈平分朝鲜,实乃是真打倭寇,就像是当初祖承训将军被倭寇诓骗一样。】
【李如松见沈惟敬,这么快就领悟了自己的用意,知道沈惟敬也是一个机灵的人才,便让沈惟敬去办好此事。】
【于是,万历二十年(1592)十一月初五,沈惟敬带领一众随从,还有沈嘉旺,直接就来到平壤城下。】
【城墙上的倭国卫兵,见到大明官员,敢如此直接来到平壤城下,都警惕地注视着沈惟敬一行人,并发出呼喝质问。】
【沈惟敬不急不忙的表明身份,再镇定的表明了来意。】
【不一会儿,城门缓缓打开,沈惟敬被带至小西行长的面前。】
【小西行长满脸狐疑的看着沈惟敬,问道:“沈将军此番前来,可是大明朝廷已是同意以大同江为界之事?】
【沈惟敬神态仍旧,恭敬地拱手道:“将军放心,大明朝廷已应允此事,但需要先释放被俘的朝鲜王子及官员,与在下一同返回义州之后,此事便成。”】
【小西行长心中冷笑,并言道:“沈将军,某乃听闻大明向来强硬,此番之事怎会轻易妥协?莫不是有诈?沈将军怕是要诓骗某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