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入河套商队遇马匪 显武力灭寇逞威风

三月二十八日早上,程风带着刘大贵,曹金虎,赶着五十辆马车,拉着满满的货物离开榆林,准备通过长城镇北台关隘进入河套。

从榆林出长城,镇北台是必经之地。

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八里之红山顶上,建于万历三十五年,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处于长城沿线的咽喉要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这里是蒙汉互市、交流往来以及军事防御对峙的关键地点,其建筑规模宏大,台呈方形,共有四层,高度达三十余米。

第一层周围有砖石砌成的围墙,内有券洞可通上下;二、三层的四面各有一个券洞,二层的券洞还连接着一条通道,可以直达顶层。

顶层的台坪上建有了望哨棚,从这里可以居高临下,清晰地观察到长城外的动静。

这里是长城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

远远看着这座气势磅礴的建筑,大少感慨万千:“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大少没出过关,原以为私自出关会有很多的麻烦。

没想到,到达镇北台一看,好家伙,关隘口大小十余支商队,少的三四十号人,多的一二百号人,都在那里排队交钱,等着出关。

已经交了钱的商队,便有边军上去,装模作样的在那些装有货物的马车上随便翻翻,看着顺眼的东西拿上一两样就放行了。

等了好久,总算是等到了自己的商队,刘大贵上前去,满脸都带着虚伪的笑,鞠躬行礼:“几位军爷辛苦。”

那守门的老军头抬头,豹眼一翻:“看着面生,以前没来过?”

刘大贵哈着腰:“才到榆林来做买卖没几年,以前没想过到关外去做买卖,今日里陕西大旱,城里买卖实在不好做,便想着到关外去碰碰运气。”

老军头不屑的哼了一声:“哼,每个人都以为关外的钱好赚,都想往关外跑。

你们可知道那大漠里的马匪多如牛毛,想出关去做买卖,风险可大的很。

被那些马匪劫了财货的比比皆是,运气不好的,一个不小心,命都得扔外面。”

“那是,那是,谢谢官爷提醒,我们也是第一次出去,但是会小心谨慎的。”

“一共多少货啊?运的都是什么?”

“小本买卖,总共就五十大车,货物也就是些粗布,杂粮,生铁锅之类。”

老军头抬眼看了看:“你这五十车货不多,护卫倒是挺多的,快有五百人了吧?你这些护卫也挺奇怪的,全是毛头小子,看上去也没有哪个是武艺高强的。

乖乖,一个能挡势的都没有,竟然还带着一帮子奶娃娃,你们这是去做买卖的?还是去找死的?”

刘大贵拉过程风笑道:“军爷说的是,这位是我家少东家,他想到外面去看看,老爷主母也同意了,草民就一个小管事……”

老军头摇摇头:“难怪你这队伍这么奇怪,你这管事可当的不容易。出个关还能带着这么一个小祖宗。

好啦,五十大车,一车二十两银子,交钱吧。”老军头挥挥手:“你们几个,过去看一看有没有违禁品。”

“是,关长。”

程风一听,笑问:“军爷,你是这里的关长?”

“是啊,咋啦?”

“没什么,这位军爷,咱们能到你屋里去谈谈吗?”

“你和我谈谈?你个小屁孩有啥谈的?”

程风笑笑:“有啥好谈的,军爷,到你屋里去,咱们谈谈不就知道了。

刘掌柜,抓紧时间把手续办好,你们先出关。”

“是,少爷。”

这老军头看看就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身上的穿着也不同于常人,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贵公子。

一个小孩而已,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幺蛾子,便叫来一个守卫代替自己的位置,领着程风上了三层。

“说说吧,你想谈什么?”

程风笑笑,从怀里摸出一块金牌递给老军头:“你看看这块腰牌。”

老军头接过那块金灿灿的腰牌,入手沉甸甸的,肯定是纯金,看上面的花纹,非常的精致漂亮。

虽然不知道那金牌上写的是什么,但在这里守关卡多年,也算见多识广。

那些达官显贵的商队要出关时,也会递腰牌显示身份,什么玉的,银的,铜的,铁的,木的,这类似的腰牌也是见过一些的。

只是没见过有这么大块金作的腰牌,一看这块金腰牌的个头,就知道来历不凡,老军头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小心起来。

“公子爷你是?”

“腰牌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

老军头一脸的苦笑:“公子爷,小的不认识字。”

“不认识字啊,那简单,我念给你听。牌子的正面这八个大字写着:御赐大明游玩使,程。

左边写着,御赐,见君不跪,右边写着:御赐,见官不跪。”

程风把腰牌翻了个面,指着背面:“金牌背面写着:奉旨游玩,凡大明属地,皆可通达,地方上下不可阻拦,钦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将军,现在可知道我是谁了。”

“知道,知道,小老爷你是京城来的大官。”

老军头被吓着两腿酸软,浑身发抖,他不知道这个大明游玩使是多大的官,他也没听说过这个官名。

但既然是皇帝御赐的,那肯定就是皇帝身边的人,看这小孩白胖白胖,唇红齿白的,说不定是个小太监。

老军头心里轻轻给自己一小巴掌,反正不管是什么吧,能见到所有的官都不用下跪的,这小孩的官肯定大的不得了。

至于这块牌子会不会是有人假冒的,老头从来没想过,这年头没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假冒皇帝的名誉招摇撞骗,这被抓住了,可是要灭九族的。

见老军头被吓住了,程风压低声音:“小爷我这次是替上面办事,有特殊任务要秘密出关,这事只有你一人知道。

以后这支商队会经常从这关隘进出,只不过进出的时候带的不一定是货物,可能是人马,也有可能是百姓。

关长你要暗中照顾一二,少不了你的好处,你年纪也大了,在这里好好的干,再干个两三年,帮你换个好地方享福去。

对了,忘了问你名字,你贵姓?”

“小人姓王,王老三。”老军头是吓的战战兢兢,小心回答。

“好,王老三,记住你的名字了,好的干,亏不了你。”

从挎包里拿出五十两放王老三手里:“你们守关隘很是辛苦,这五十两请守关的士兵们吃点好的。”

“谢小老爷赏。”王老三小心翼翼的接过银子,心里有些悻喜,守着这重要的关口,五十两对他来说真不是什么大钱,只是这银子是上面赏赐的,那感觉不一样罢了。

走下隘口,守关隘的士兵就看见自己的老大,对那个小孩是恭恭敬敬,一脸谄媚。

王老三一步一随行,直到把程风送出关隘,还目送走远。

过了镇北台,目光所及之处,依然如同陕北一样,到处都是纵横的沟沟壑壑,道路难行,一天也走不了五十里。

队伍走了一天半,距离镇北台差不多有七十里,总算是走出了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形,前面变成了低山的丘陵地形,地势平坦多了。

从被青草覆盖的地形地貌可以看得出来,这一片曾经是农耕地,虽然荒废了很多年,但那农耕文明的痕迹还是看得出来的。

出关已经两天,没有见到牧民,也没有遇到马匪。在自己前面出关的那些商队,似乎对这些道路驾轻就熟,走得很快,头一天天黑前就已经看不到了人影。

眼看着天色渐晚,队伍也不想再往前走了,就找了一块小土丘,四围还算平坦的地方,用五十辆马车把小土丘围了一个圈。

马车和马车之间用四道细绳连接,细绳上挂上小铃铛。所有的人就在圈里的山丘安营扎寨,准备过夜。

照例安排人员轮值守夜,每二十人一组,每半个时辰一班。一夜过去,倒也平安无事。

次日早晨,队伍只往前行走了不到十里,前面的侦察兵就发现了异常。

在前面远处的山丘上好像出现了一支马队,因为距离较远,那些身影与山丘融为一体,显现的并不明显。

要不是有金属照射太阳,折射出耀眼的光,侦查人员都不一定看得出来。

侦察兵停下马来,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果然发现了一支马队,侦察兵心中一紧,勒马回头就往回奔。

“报告,前面发现异常,有马队向我们靠近,人数不少于一千,手里有武器,估计是马匪。”

“距离多远?”

“大约五里。”

刘大贵紧张的看着曹金虎:“金虎兄弟!”

曹金虎没回话,只是低头喊了声:“少爷!”

只有五里路程,想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构筑防御工事已经来不及。

大少看看四周,地形不是很好,周边都是小土丘,基本无险地可守。再耽搁下去,时间可就真的来不及了。

程风一咬牙,指着前面山路两边的两处小土丘,高度也就二三十米的样子。

“快点,大贵哥把马车队赶到那两个小土丘下面,围成圈把这路口堵了。

单兵火箭炮使用最好的五十人留下来和我一起堵住路口。

石达开你带五十人占据左边那个小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