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搞技改攀升科技树 手把手教学制黄药

第135章 搞技改攀升科技树 手把手教学制黄药

(本章内容有太多的制造ZA药的内容,不喜欢的可以直接跳过。)

程风看看已经紧张得不行的老师傅们,笑道:“老师傅们不用这么紧张,这种纸肯定不容易造出来,我也不要求老师傅们在短期内研究出这种纸。

只要求老师傅们用心去研究,三月五月不算短,三年五年不算长,不管花多长时间,只要能把它研究出来就行。”

孙光跃小心翼翼:“听小少爷的要求,这纸张比宝钞的纸要求高很多,很不容易造出来,老朽等实在没底。”

“没事的,就知道你们都造过宝钞用的纸,在这方面有经验。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用着急,你们慢慢摸索,一样一样的验证,把你们能想到的原材料都试一试。

试得多了,总能找出最合适的配方来,无非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这不打紧,咱们还有的是时间,还有就是我要求的这个印刷墨水的问题,你们有专业搞墨水的,也可以同时展开研究。

需要多少费用,要用什么材料只管写报告上来,不要怕浪费材料,不要怕花钱,只要能找到制造这种纸的方法,爷爷们就是功臣。

秦厂长,给这些师傅安排十几个学徒过来当助手,老师傅们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只管去管委会要,没有的材料,只管写报告上来。”

事情都到这一步了,老师傅们战战兢兢,心里没有太多的把握,又不敢说不字,怕给家里惹来杀身之祸,只得含着一抹老泪,把这工作接了下来。

离开蔡侯村,大少出现在锦绣坊,现在的锦绣坊也有绣娘五百多人,大多都是管委会安排进来的心灵手巧的部队家属,主要工作也是给学校的学生们做衣服。

来到锦绣坊,大家都很忙碌,大门口一个守门的人都没有,大少见没人守门,便径直走进大院。

刚进大院,就见院子中间,各处房屋里,正坐着不少的姑姑在穿针引线。

大少也没有打招呼,来到秦娘子的办公室。

“秦姑姑好。”

秦娘子正在验收刚交上来的衣物,听见一个熟悉的童音,抬头一看,顿时眼角就带了喜色。

“小公子怕是回来有小十日了,今日里怎么有空闲来老身这里视察。”

程风笑笑:“主要是想姑姑了,现在正好有空过来看看姑姑,也顺带和姑姑商量一下做衣服的事情。”

“小公子要做什么样的衣服,还得亲自来跑一趟?”

程风打开挎包,从里面拿出一大叠的图纸,秦娘子忙把桌子上的衣服抱开,腾出空地来。

大少把那些图纸一张一张的成套铺开,用两把长长的直尺压了边角。

“姑姑你看,这里有三种款式,三种颜色的服装。

这三种款式,第一种是正装,平时作为常服,在公共场合穿的。

正装又分成男款和女款两种,具体用什么布料,秦姑姑你来把握。

这种衣服要求穿在身上要板板正正,布料不容易打褶才行,穿在身上必须平平整整整整齐齐。

这第二种叫作训服,这种衣服要求布料要结实耐磨。

这第三种是冬装,这里包括了穿里面的棉衣棉裤,还有穿外面的棉大衣,棉帽。

要求穿里面的棉衣棉裤要用细棉布,穿外面的棉大衣棉帽,要用结实耐磨的粗棉布,最好的布料是棉麻混织的粗布。

衣服的颜色有三种,第一种款式的常服,用两种颜色,一种是乳白色的,另一种是纯草绿色的。棉大衣,棉帽也用草绿色。

作训服用,土黄,草绿,棕色三种颜色。

姑姑你把这些图纸好好的研究研究,做出样品来通知我过来看,样品达到我心目中的要求的样子,就可以定型。”

秦娘子看了看图案:“公子,这服饰好生的奇怪,全是圆领窄袖,很像现在的骑装,又与骑装有很大的不同,这女子的礼服用长裙倒是很正常,怎么还有长裤?”

“这是给护卫们穿的,圆领窄袖方便打仗,女装的长裤也是为打仗。

想想啊,穿着裙子打仗是不是很不方便?所以呢,这就是一种新款的骑装。”

“说这是新款骑装倒是挺说得过去,姑姑就试试吧,先做样品出来让你看看。

只是这棉大衣和棉帽上用什么样毛皮好?”

“用羊皮吧,羊皮实用些,鹿皮的毛太短不合适用。其他的毛皮又太贵,几十万件下来都用名贵毛皮俺们得破产。”

秦娘子笑道:“这肯定不能用名贵皮毛啊,不过那些有缺陷的廉价皮毛还是可以用的。”

程风摇摇头:“还是算了,护卫的款式要一视同仁,材料就必须要做到统一,全部都用羊皮的才好,用其他的皮毛统一不了。”

“咦,你这棉大衣竟然是分层的?”

大少点头:“是的,外面是夹层的外套,里面是棉衣层,天热的时候去掉棉衣层,他就是个风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冷的时候,把棉衣层扣在夹层里面就行,一件衣服两件穿法。”

“你这个想法倒是挺独特,唉?你这大衣的里外布料是两种颜色?”

大少点头:“是的,两种颜色,一面是雪白色,一面是草绿色,两种颜色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反正。

不但大棉衣,棉帽也是这样的,外面的布帽也是可以翻面的。”

“好奇怪的想法,感觉挺多余的样子。”秦娘子理解不了,自家公子这种奇怪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呵呵,呵呵。”程风笑笑又拿出一张图纸和几块长木条:“秦姑姑,这里还有一张图纸,这个简单,要用橘黄色的粗棉布来做,上面的带子要刚好能插进这种这种尺寸的长木条就行。”

秦娘子看那图纸:“这不就是个坎肩吗?外面还要插这么多的木条,做什么用?”

“这是救生衣,咱们都在船上的时间多,不小心掉到水里很容易丢命的。有了这救生衣就不同了,不容易丢命。”

秦娘子点点头:“这,很有道理。问题是橘黄色的布不好找啊,这种颜色只会用来染丝绸,不可能会染粗棉布。”

大少想了想:“秦姑姑,要不这样吧,让桂英姐姐安排船送你到苏州去,你亲自到那里去寻找做这些衣服的布料,如果没有现成的布料,找家织布坊定制也行。”

秦娘子点头……

在锦绣坊待了差不多一个两个小时,把新款服装的细节,一条一条,一款一款仔细的做了解说,直到秦娘子不再有疑问,大少这才放心的离开。

……

基隆河畔,十几台巨大的水轮沿岸排放,那场景非常的壮观。

现在的钢铁厂就建在基隆河的旁边,有了强大的水动力,终于可以如愿以偿的用上水力轮机,要不然这个钢铁厂,估计要养上千头牛才够用。

等到达钢铁厂时,正好赶上午饭,已经来到台湾两个多月的袁丙辰,周北风几个老头子,万万没想到会在铁厂的食堂门口见到程小公子。

“风哥儿,你这几个月都跑哪里去了?老头子到这台湾都两个月了,也没见着你。

要不是冯小宝送来那个发电机的机壳图纸,老头子都不知道你回来了。”

罗铁蛋陪着大少走进大食堂,就传来了几个老头子的惊喜的呼唤声。

“袁老太爷好,各位爷爷们好,前一段时间有事情去了南直隶。”

“嗯,老头子想起来了,南京兵仗局的那些老工匠就是你借来的对不?哥儿今日来可是要看那发电机壳的?还是要看那些工匠的?”

程风笑笑:“都不是,我今日来是看你们的轧钢机怎么样了?”

“好的很,咱们那轧钢机现在能轧得很薄很薄的钢皮,比咱们做油桶的钢皮还要薄。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带你过去看。”

别看旁边的罗铁蛋是这钢铁厂的副厂长,可自家少爷与这帮子老头的聊天,自己根本就插不上嘴,只能在旁边端茶倒水,呵呵傻笑。

吃了午饭,大少习惯性在食堂旁边的小屋里睡了个午觉,这才跟随一群老头去了轧钢车间,这才从山东运过来,调试好不到半个月的机器,正在那里咣咣咣的轧着铁皮。

老头子们把最后四节轧机连接上,很快就给大少轧出了一米如纸一般薄的薄铁皮。

“风哥儿你看,这是咱们现在能做到的最薄的程度了。”老头们不敢让程风靠近那个轧钢机。

等那机器轧出了一米长的薄铁皮,周北风才断开机器,裁下那段递给程风看。

程风伸手摸了摸那个铁皮的厚度,确实只有纸这么薄了,看来做罐头的材料是有了。

“这轧钢机真的很不错,只是只有这一套实在太少了。爷爷们还需要再接再厉,多制造两套出来。”

“那倒是简单,咱们已经完整的做出了一整套轧钢机,制造模具全部都是成套的。开工就能做出来。

只是风哥儿,咱们把铁压的这么薄,除了做那油桶,还有别的可用吗?”周北风问。

“有啊,这正是我要来和你们说的,你也知道,我们做的那火箭炮弹,一直都是用纸来卷的。制作难度大,需要时间还长。

现在现在有了这薄铁皮。以后那管子就不用纸做了。

以后你们就增加一个车间,专门用这铁皮卷成同纸筒外径一样的铁管。

那卷管机的图纸,我过两天给你们送过来。”

随行书记员罗铁蛋马上记下:“行,再生产两套轧钢机,增加一个卷管机车间,少爷还有别的吗?”

“那冲压机现在怎么样了?”

袁丙辰老太爷哈哈一笑:“走,带你去冲压车间看看那冲压机的神奇。

我们现在有五台冲压机床,一台比一台巨大,有了水力,冲压那些零件嘎嘎猛。

这用上了水力,果然比用牛拉效果好的多,来到这里,咱们钢铁厂的上百头牛都分给下面的村民了。”

冲压车间,五台冲压机正在努力的冲压着各种农用工具,一块块烧得通红的钢板被冲压成锄头镰刀,砍刀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部都是农具,我那弹壳可造得有?”

“有,不过咱们的铜料不多,也就造了十万颗。”

“够了,够了,有十万颗够了,毕竟这只是左轮手枪的子弹,尺寸要小一些,上战场也用不上,造太多了也没必要。手枪造了多少?”

“六千把,桂英姑娘说够用了,暂时就不需要再造。”

“这种枪只是自卫枪,确实不用造太多。下一步咱们要做到真正的,能在战场上使用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