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登东番才子开眼界 游书院书生长见识

大少笑呵呵的从旁边的墙上取下了两盏奇怪的物什放在桌子上,那奇怪的物什上竟然有一层明亮的琉璃罩,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学堂真的好奢侈。

大少放好物什,轻轻的一扭,那物什上的琉璃罩便抬高起来,奇怪的气味扑面而来

大少又拿出一火折子吹燃,点着了一条纸捻,放入琉璃罩里,点燃里面的布条,一点微弱的光照射出来。

这东西有些奇怪。比油灯稍微亮那么一点,但没有蜡烛的光亮大。

众公子哥正觉着这东西亮度不如蜡烛的时候,大少伸手一扭,那高高抬起的琉璃罩慢慢的放了下去,屋子里的光线突然一下变得明亮起来。

点燃了一盏灯,大少又把另一盏也点了,最后又调高了一点灯芯,两盏灯更亮了。

“虚谷,这是什么灯?好神奇?都烧的什么油?味道好奇怪!”

“这灯叫马灯,可以提到室外当灯笼用,比灯笼还防风的,也不怕雨水,这灯油叫煤油,是从火油里提炼出来的。”

“火油里提炼的?那直接用火油不好吗?”方以智好奇的问。

“当然不可以,火油的黏度太大,那灯芯抽不上油就会烧灯芯。”

几个围着马灯看了又看,王夫之叹息:“真是好物件,不知道能不能买得到?”

程风笑笑:“现在是买不到的,不过明年南京应该会有卖,不过没关系啊,哥哥们喜欢,我可以让他们送你们一盏。”

“这样不好吧,我们来都没带什么礼物就直接开口要,是不是不合适?”陈子龙心里喜欢,嘴里却说得客气。

程风笑笑:“没什么不合适的,又不让你们去要,我脸皮厚,我去要。”

“那就谢谢公子了。”众才子齐齐朝大少躬身一礼,随哈哈大笑。

程风等几位笑够了,这才笑道:“各位哥哥先别笑,还有一事要同哥哥们先说一下。”

“啥事?”

“就是明天吧,会带着大家去参观这里的一些新鲜事物。但是得先说好,你们在这里看见的东西,只能是记在心里就行,千万别往外说。

这里的好多东西,都是这个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的,哥哥们如果胡乱往外说,可能会给咱们大明带来麻烦。

特别是子龙哥哥,你在这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不能跟徐师叔说。

他现在信的是洋教,身边有不少洋和尚朋友。

那些洋和尚就是来咱们大明偷学问的,这里的东西万不能让他们知道。

这里的东西要是他们学了去,今后会给咱们大明带来灭顶的祸事。”

“虚谷放心吧,我们在这里只带眼睛不带嘴,不管看见什么,我们都不往外说。”

程风呵呵一笑:“小弟相信哥哥们,那就这样,咱们各自休息,明天出发,去看新鲜事物,哥哥们晚安。”

大少笑呵呵的离开,刚走下楼,早有辆马车等在门口,曹金虎等待已久。

上了马车,曹金虎策马扬鞭前往管理委员会。

管委会临时住驻地会议室,种花桂英,红玉,敬德,朱春良,宋玉成早等待良久。

大少一走进会议室,直接在主位坐了:“现在移民的情况怎么样了?”

朱春良道:“目前为止,福建浙江广东的灾民移民已经结束,浙江移民三万,福建移民八万,广东移民六千。”

“六千,广东怎么那么少?他们的灾情不严重吗?”

朱春良解释道:“浙江那边,他们主要是自救,大部分的灾民他们都能够自己救助下来,只是把超出能力之外的三万多人转移到了我们这里。

福建这边灾民最多,自救能力也弱些,据熊巡抚给的数目,福建共有灾民大概十七万左右。

但是福建赈灾筹款不足,加上缺水严重,当地官府救助了大部分,大概也就九万人左右,小部分的灾民都送到了我们这里,共有移民大约八万多人。

广东那边,没上面的官府管,我们过去后,地方官员也不敢大胆组织灾民迁移,只靠我们自己的人,只能说动离海较近的几个地方的人。”

“那广东那边的灾民伤亡情况如何?”

“不是特别的清楚,不过听那些内地逃过来的灾民说,饿死渴死了不老少的人。”

“李逢节这狗官,可真不是个东西。”程风气得脸都绿了。

“公子,两广总督现在不是李逢节了,听说李逢节九月底就调到湖广去了。

新来的总督好像叫黄尊德,我们要收移民的事,前任总督好像没有告诉他。

是我们在广东收灾民的事让他知道了,先联系了我们,才在写文书报到朝廷要求往咱们这里移民。

可惜等他得到上面的文书时,为时已晚,大部分的灾民都渴死,饿死了。

听说这黄尊德正在写弹劾文疏,弹劾前任总督李逢节,尸位素餐,不为民办事,造成广东大量灾民死亡。”

“这事是挺气人的,我也得写一封信给京城那位,跟他说一说广东的事情。

这事算了,不说了,吕宋岛橡胶园的情况怎么样?”

小主,

宋玉成站起身来:“橡胶园目前沿河开垦的耕地大约四万亩,橡胶苗主要是沿河道两岸山脚种植。

一千株树苗,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概活下来了七百余株,另外试着播种了一亩地的种子,只是出苗的情况不太好。”

“一些新的东西,大家都不了解它们的习性,有些问题是正常的。

等我们接触的多了,了解的多了,自然就能解决。目前能有几百株活着,就是很大的进步。”

“还有那些倭人已经沿河向上流到达一个三叉口,河流分为左右两条,正面是座长长的山脉。

听那些倭人描述,到达山顶以后,能够看到南方很远的地方有浓烈的烟雾,应该是有大城镇。”

程风想了一下:“让他们别再往前了,就占据对面那个山顶,以山顶为界止步就可。

先组织那些降服的土着人把河道两侧平原上的树木全部清空,尽可能的多开出耕地来。

福建的移民,可有往那地方安排?”

“少爷,这事我来说吧。”

种花桂英站起身来:“这一次的移民大概十二万人左右,我们挑选了一千户浙江人,两千户福建人,五百户广东人共计一万六千余人。

由红玉妹妹送到了南瞻部洲,二老爷随同去了那里,随船还带去了五千套农具和够两万人吃三个月的粮食和五条八百料福船。

剩下的约十万灾民,加上顺手从浙江和广东移民的三万疍民,共计还有十三万人。

其中,淡水留下了两万人,基隆港要去一万人,送去吕宋橡胶园一万五千人,台中分去了三万人,台南分了三万人,浪漫岛送去了六千人,琉球岛去了二千人。

目前为止还有一万七千人,正准备送到雅加达去安置。”

“说起雅加达,不知道田川次郎的事办得如何了?”说起雅加达,大才想起来在正那里砍人的倭奴雇佣军来。

红玉站起来说道:“根据目前云珠妹妹那里得到的消息,田川次郎已经快要砍穿那岛屿。

我离开雅加达的时候,得到的消息是他距离泗水大概还有二百来里,这个时间估计已经快到泗水城旁边了。

具体的情况大概是:清缴了三百多处部落或村庄,共宰杀酋长,头领,大小地主共计六万余人。

具体抢了多少的财富,我们不太清楚,得问田川次郎和陈衷纪,他们自从离开了雅加达城,便没要过一次补给,估计是抢的粮食都吃不完。”

“六万多人?那小破岛上有这么多的酋长头领吗?”

“这个真不知道,我离开的时候,云珠妹妹才带人救济了两百多个部落。

据她说,那些村寨,部落里,凡是住木屋的,脑袋上插羽毛多的,家里有成堆粮食和一两件首饰等财富的都被杀了。

剩下的都是住草棚,地窝,家里没有多少粮食,衣衫不整的。

云珠把他们部落里看上去聪明的小孩子都接到了雅加达,我离开时差不多快有两千人了。”

“快两千小孩?那些土着愿意把小孩交给她?”

红玉笑道:“当然不愿意啊,他们又不知道要把那些小孩接走要干什么。

只是被那些红毛鬼杀了不知道多少遍,又被倭奴杀了一遍,被杀怕了。

云珠要她们的孩子,她们不敢不给,虽然恨得牙痒痒,但还是没敢抵抗。”

大少点点头:“那些倭寇的伤亡情况怎么样?”

“听说不是很好,打仗死了几百人,生病死了一千多。现在已经不足三千人了。”

“啥?还有三千人?岛上那些土着人不抵抗的吗?”这个数据,让大少心里很难受。

红玉也摇头:“不知道啊,反正他们打仗就死了几百人,其它的都是生病死的。”

“算了,这帮子家伙命真大,这样吧,等他们砍到了泗水城,就把他们送回九州岛去修整。

该给他们饷钱,都结算给他们,顺便让他们再从九州岛招人,最少也要再招两万人过来,去棉兰岛砍。

记得提醒我们在那边的所有人员,包括陈衷纪手下的所有汉人,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野外,严禁喝生水,水必须烧开才能喝,这是死命令。”

“这事,我们会严令他们尊守的。”

“我们自己的人可有大的伤亡?”

“没有,云珠妹妹没敢让我们的人进山里去,是找了当地的那些汉人子弟,组织了个两千人的队伍进的山。

说来也奇怪,同样的一条路,他们去就一点事没有,那些倭奴进去,就会接二连三有人病倒,也是奇怪得很。”

大少嘿嘿几声:“他们并没什么特殊,只不过是习惯了当地的环境而已,那些倭奴不是也有近三千人适应了那里的环境吗!

没什么大不了的,待的时间长了,自然就适应了。”

“也对,在那里待的时间长了,怎么也会适应。”

“现在那些红毛人的情况怎么样?壕境可有人来赎人?”

桂英笑道:“上月来过一条船,几个人,来了直接要我们放人,比那西班牙人还豪横。

小主,

事情没有谈成,他们放大话威胁了咱们一通便走了,后来再没有回来。

我听那些侦察人员说,他们跟了一路,那条船离开了我们这里,并没有回壕境,而是直奔南边去了,侦察船看着他们驶入了马六甲海峡,咱们的巡逻船也没拦他们,就放他过去。”

程风笑笑:“看样子他们还是不知道咱们的厉害,估计是到东印度公司搬救兵去了。

估么着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英格兰人,法兰西人,荷兰人,葡萄牙人都不会服气。

等着吧,说不定明年咱们运气好,还能再搞几条西洋盖伦船,这样说不定咱们就能有个三四十条盖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