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妓女离开隆恩巷,现在改叫污水巷,一步三回头,看的不是忠武侯府,而是射阳侯府。
后者抛开环境不谈,总算干干净净,而前者怨气横生,经百余年沉淀,几乎要凝聚成实质。
行走红尘抓鬼镇宅,斩妖邪不知凡几,哪儿还能看不出来,这定是有惊天厉鬼出世之相。
按说身为佛门弟子,该去念念经文超度往生,奈何他半点不同情这家人,拍拍青象笔直朝前再也没回头。
只在心里默默说道“既断绝亲情,那与我何干,或许人家最不想让我去帮忙,倒顺了他们的意”
眼不见心不烦,没必要为外人劳心费神,紧接着去城外三十里祭拜,碑文写的很清楚,在他离去三十年后,楚元宜尽寿逝世。
香烛果品,念诵经文,虽说迟到一百来年,但真心永不变。
足足过去两日,再次乘坐青象进城,皇帝直接出面欢迎。
排场非常足,甚至有些不必要,却也不好拂了别人面子。
繁琐无聊的欢迎结束,接着又进宫赴宴,顺便当着满朝文武面前,定下辩经会时间。
看到众多儒门弟子脸色,不是很平静略有些铁青。
可以理解,毕竟这段时间被佛门逼得太紧,生出意见是正常的。
显然他们准备不足,硬着头皮应战,似乎很悲壮却不值得同情。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浩然书院毁约在先,纵使天大的委屈,也得慢慢受着。
关于辩经会各项准备,全交由朝廷负责,儒门也随他们去折腾。
不说没把一群贪官污吏放眼里,起码觉得可有可无,另外本身就对所谓辩经会深恶痛绝。
大老远来走个过场,揭发丑闻就算了,等流程结束,能有交代就赶紧回寺。
至于会不会被训,或者遭到嘲讽谩骂便无关紧要,多少年都这么过来的,耳边早听出茧子。
国之盛大典礼全城轰动,万众瞩目下正主却闭门谢客,每天趁夜色悄悄跑进皇家藏书楼。
翻箱倒柜,手忙脚乱查了有两天,终于三层左侧屏风后面,发现一排小暗格。
从左到右一共十八个,取出总共五十七本手札,以蝇头小楷草书写。
内容不多字体很秀气,首页还落款写名字,立马结合其余书籍调查。
很快知道这些并非皇帝所录,而是他们身边的贴身太监。
从上一代往前数有十七位,共伺候了十五位皇帝,将许多见不得光的隐秘丑事全记下来。
要说出于什么心态,其中一本书也写明了,就是想给主子找点恶心,其它啥也没有。
于此事没寻根究底,只快速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果然见一本寒充录记载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