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至阳秘宝难寻!包拯力挽大宋危局

包拯一行人携带着石匣,匆匆返回府衙。石匣之上刻满了奇异符文,在摇曳的烛火映照下,符文仿若活物般隐隐闪烁,散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一时间,整个府衙都被这股不安的氛围所笼罩,众人神色凝重地围聚在石匣四周,却一时想不出破解之法。

玄风道士双眉紧蹙,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心急如焚地不断翻阅着随身携带的古籍,每一页的翻动都带着他满满的期待,渴望能从中找到破解封印的线索。公孙策则手持纸笔,眼神专注,仔细地记录着石匣上符文的形状与排列顺序,每一笔都写得极为认真,希望通过分析这些复杂的符文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

展昭身姿挺拔地站在一旁,右手紧紧按在剑柄上,他的目光如鹰隼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仿佛魔神教的爪牙随时都会从黑暗中窜出,发起致命袭击。包拯双手背在身后,在厅中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他深知,如今时间紧迫,每一刻都无比珍贵。皇帝病情危急,生命垂危,整个朝廷因皇帝的病情陷入动荡,人心惶惶;百姓们也因不安的局势而忧心忡忡,生活在恐惧之中。而那神秘而邪恶的魔神教,正隐匿在暗处,如同一头潜伏的猛兽,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一切,随时准备给予致命一击,每一件事都像一座沉重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大人,您瞧这符文,似乎与我曾经在一本古籍中看到的记载有些相似,可又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公孙策指着石匣上的符文,脸上满是疑惑与不解,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包拯闻言,立刻快步凑上前去,目光紧紧盯着符文,急切地问道:“你还能记起那本古籍的详细内容吗?说不定能从中找到破解这封印的办法。”

公孙策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懊恼的神情,“那本古籍是我多年前偶然翻阅到的,如今许多细节都已经模糊不清了,只依稀记得与一种古老的封印之术有关。”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之时,玄风道士突然激动地一拍大腿,兴奋地喊道:“我想起来了!在我师门的典籍中,曾有关于类似符文的记载,据说需要集齐三种至阳之物,才能削弱这封印的力量。只是……这三种至阳之物极其罕见,想要找到它们,恐怕是困难重重。”

包拯眼神瞬间坚定起来,毫不犹豫地说道:“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一定要试一试。玄风道长,你且说说这三种至阳之物分别是什么。”

玄风道士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缓缓说道:“其一,是千年火玉,此玉诞生于极阳之地,历经千年岁月,不断吸收天地间的火灵之气,蕴含着极其强大的阳气;其二,是纯阳剑的剑尖,纯阳剑乃是上古神兵,剑身阳气极盛,虽如今已断裂失传,但剑尖或许还流落在世间;其三,便是金乌之羽,金乌乃太阳之灵,其羽毛所蕴含的阳气之强,世间罕有。”

包拯听后,心中暗自思索,这三种东西每一样都如同传说中的存在,想要找到它们,简直难如登天。但如今局势紧迫,容不得他有丝毫退缩。他当机立断,决定兵分三路,全力寻找这三种至阳之物。展昭轻功卓绝,行动敏捷,犹如暗夜中的幽灵,便负责寻找纯阳剑剑尖;玄风道士对各种奇珍异宝的消息了如指掌,人脉广泛,就去探寻千年火玉的下落;公孙策凭借他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人脉,打听金乌之羽的线索。而包拯自己,则留在府衙,继续深入调查魔神教在朝中的内应,并时刻关注皇帝的病情。

安排妥当后,众人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各自出发。展昭趁着夜色,身形如鬼魅般在大街小巷中穿梭,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四处打听纯阳剑的消息。经过多方打听,他从一些隐居的江湖隐士口中得知,多年前纯阳剑曾在一位大侠手中,后来那位大侠在一场惨烈的恶战中失踪,纯阳剑也随之失去了踪迹。展昭顺着这条线索,马不停蹄地一路追寻,终于来到了一座荒废的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