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润植接到了马学士特使带来景无名的腰牌,他立即清点军队,悄无声息向番禺出发。
他对王丹说:“你报大仇的机会来了。”
王丹听景润植说了皇上发兵的原因,非常兴奋,跟随景无名南下。
刚刚翻过岭南山脉,又遇上了老敦王和他儿子小敦王带领的五万大军。
敦王也是接到皇上的密旨,向番禺出发。
景润植建议敦王合兵一处,但敦王老油条,哪里把年轻的乳臭未干景润植放在眼里。
敦王和蓟王一样,是当年跟着先皇打天下的老臣,因为军功被封,一向骄傲自大,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本王当年和先皇怎么样怎么样”。
他哪里看得起景润植这个才二十出头的小子?
景润植摇头叹息说:“骄兵必败。”
因为是大军行动,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雄州驻军钟将军那里。
钟将军大惊失色,他一边飞报南越王,一边加紧修筑工事。
敦王五万军队呼啦就把雄州城围住了。
敦王喊话雄州守军打开城门投降。
雄州李知府和钟将军上了城墙,李知府喊:
“敦王,你老不在潞州享福,怎么无缘无故就出兵围攻南粤?你要谋反吗?”
李知府明白人,他先安一个“谋反”的罪名给敦王。
敦王哈哈大笑:
“李大人啊,你糊涂了?你读的圣贤书哪里去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南越国本来就是我九州帝国版图内的小国,本王带兵进城那是名正言顺的行动,你们为什么要紧闭城门,将我等拒之门外?本王奉旨进驻,汝等抗旨,这样才是大逆不道!”
李知府虽然是进士出身,但他的官是属于南越王国的。
钟将军也属于南粤王国的将军,只听命于南越王。
“敦王,我南越国一向臣服九州帝国,臣服皇上,我雄州兵力已经够用,不必劳烦阁下。”
敦王大怒:“尔等敢抗旨?休怪本王不客气了!”
李知府和钟将军都不吭声。
“限尔等两个时辰内打开城门,否则的话——”敦王目露凶光,“杀无赦!”
李知府和钟将军心惊肉跳,抵抗不是,不抵抗也不是。
如果打开城门,那么敦王大军入驻,实际上是解除自己兵权,乖乖投降。
南越王国虽然“臣服”九州帝国,但实际上,运作却是独立的国家,军队和衙门都是独立运作的,不受九州国节制。
抵抗吧,惹恼了九州国,两国实力悬殊,可能会有灭顶之灾。
只得沉默。
雄州是大城市,也是南下北上的咽喉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南越王在此处屯着重兵,约有五万之众。
敦王早年战功显赫,就没把雄州五万守军放在眼里。
两个时辰限令转眼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