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从此以后,恭称他为大帝

第617章 从此以后,恭称他为大帝

自古以来,君是君,臣是臣。

哪怕是别国的臣子拜见另一个国家的皇族,有些场面上的规矩也必须得严格遵守。

比如……

“外臣乃云朝礼部尚书,奉我朝陛下亲谕口旨,迎接唐国使节入城,并恭请大唐皇长子殿下。”

口头上的称呼,是严格不能出错的。

尤其是眼下两国尚未正式开启和谈,任何一点把柄都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战争,所以云朝官员们战战兢兢,尽量在迎接的时候毕恭毕敬。

他们可不是傻子,岂能看不到那些虎视眈眈的大唐将领正在盯着。

他们心知肚明那些将领都在等机会,迫切的希望看到云朝这边出现任何纰漏。

一旦礼节上稍有不对劲……

那些如狼似虎的兵卒肯定发飙……

虽然大唐的皇帝杨一笑已经决定议和,但是皇帝麾下的军卒肯定不愿意结束啊,自古以来,军功乃最大之功,如今大唐占据绝对上风,只要继续打下去必然能灭掉云朝,所以,那些军卒肯定盼着继续打。

也所以,南云这边的大臣越发谨慎,这些老滑头一个两个全都在心里打定了算盘,说什么也不会让大唐军方抓到任何把柄。

礼仪,用最恭敬的。

姿态,用最虔诚的。

虽然他们不是大唐的臣子,但是迎接小虎头的时候却全都摆出了臣子的姿态,尤其是领衔迎接的礼部尚书,更是很不要脸的进行了大礼参拜。

“外臣,云朝礼部尚书,恭请大唐皇长子殿下,切盼一睹皇长子容颜……”

许多人对他的姿态感觉不耻!

然而也有明眼人在暗暗称赞。

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如果摆低姿态就能让大唐退兵,那么这位云朝礼部尚书将会是整个南云的大功臣。

可惜,谁都明白光靠姿态放低不管用……

大唐已经打到了南云京师,不拿足好处岂能空手而退,如果不拿就退,那反而令人担忧,因为,很可能是要酝酿更狠的。

“现在就看那位皇长子的姿态如何了?”

“他到底愿不愿意露面见一见我们……”

“如果那个孩子愿意露面,就说明他在来的时候被杨一笑叮嘱过,可以对我们南云稍加颜色,意味着和谈之事能够顺顺当当。”

“如果那孩子不露面,那就意味着大唐的态度很冷,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保证和谈能够成功。”

……

南云大臣们跪地迎接,心里则是不断在忐忑揣测,对于小虎头会不会露面,将是接下来谈判的重要风向标。

此时大唐使团一方,刘伯瘟慢悠悠的现身,这厮溜溜达达的靠近马车,隔着窗户对立面低声道:“虎头侄儿,火候差不多了,你等他们第三次高呼恭请的时候,便可以掀开车帘子露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