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里始终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向上不足向下有余。
而现在的美国人自认在毛熊解体后,已经是公认的世界老大。
既然是老大,那就得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所有领域占据第一。
美国文学的萎靡让美国顶级院校的教授们非常不爽,而作为文科类院校的大哥大,耶鲁大学当仁不让,自然要肩负起振兴美国文学的职责。
先吸纳大量文学家前来研讨,再利用资源发展文学土壤,这就是教授们的核心发展理念。
传言二是文学部的教授们对即将公布的诺贝尔文学奖结果非常不满,认为诺奖理事会和评委会有失偏颇,没有公平公正的评价当代知名文学家们。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挪威和瑞典政府在暗箱操纵诺奖,而身为这两家老大哥的美国政府肯定是幕后主使。
黑锅给他们背了,但结果却不是自己想要的。
耶鲁大学的教授们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不爽。
至于为何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有那么大的争议,就不得不提及刚被诺奖理事会和评委会重罚的日本文学家北川秀了。
北川秀去年以二十五岁的年纪,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
说实话,要不是达里奥·福太过逆天,在1997年于戏剧和政治讽刺上的贡献太大,谁拿奖,真不好说。
《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老人与海》,光这三部作品,随便一个拿出来,就能吊打1997-1998的所有文学作品了。
然而,今年日本这边拿了《挪威的森林》去评奖,竟然直接被评委会拒之门外!
要说因为《挪威的森林》太日式化,去年参评的《伊豆的舞女》才更日式。
而且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主要看的是文学家的文学创作生涯,不是一两部作品决定的。
光今年,《雪国》、《半泽直树》、《东京人》和《小王子》也足以横扫整个日本文坛和大半个世界文坛了。
更不用提北川秀这三年来还有许多足够大部分文学家吃一辈子的神作。
这样一个除了年龄外根本没有黑点的文学家,竟然会直接落选诺贝尔文学奖!
耶鲁大学文学部的教授们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这事。
既然你们诺奖的评委会和理事会不当人子,那我们也就不惯着你们了!
耶鲁大学举办“世界文学研讨节”,就和去年《西部文学》在库比蒂诺举办文学交流会一样,都是对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世界文坛top1的顶级文学奖项的一种试探。要是效果不错,诺奖这边的流量还被吸了过来,那以后就会有“第二届”、“第三届”以及系统化的管理委员会等。
要是效果一般,耶鲁大学也能以自家内部交流研讨的名义,打个哈哈把事情掩盖过去。
其实,不管这个“世界文学研讨节”到底能不能成,诺贝尔文学奖都会因此丧失大量公信力。
因为当权威被人质疑时,它就已经失去了权威的本质。
传言三的大致内容和传言二近似,不过在原因上又附加了一条。
据说建议举办“世界文学研讨节”的不只是文学部的教授们,背后还有耶鲁大学骷髅会的精英成员们!
在世界各地,无论是谁,只要提到耶鲁大学,就不得不提学校里那个最神秘的秘密精英社团——骷髅会。
骷髅会的常驻活动地点是人文与艺术学院内的一栋希腊神庙式小楼。
这栋小楼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完全属于骷髅会,也是学校里唯一一栋所有权不属于学校的建筑。
小楼的几扇小窗终年紧闭,整栋建筑笼罩在一种神秘色彩之下。
这里从不对外开放,但几乎天天有人进出。
小楼顶部还有停靠直升机的停机坪,下面的学生经常能看到豪华直升机从这儿起飞降落。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据说骷髅会的精英们称小楼为“墓穴”,在其侧墙上镌刻着一句名言:“谁是白痴,谁是智者?无论是乞丐还是国王,最后的归宿都是死亡。”
1965年和1967年,克里和小布什分别作为新成员被吸纳进骷髅会,他们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是骷髅会的成员,变相坐实了这个神秘社团的存在。
耶鲁大学至今还流传着,只要加入骷髅会,就意味着已经拿到了一张通往美国权力高层的门票。
而在传言三里,支持教授们举办“世界文学研讨节”的幕后组织就是骷髅会。
各种神秘色彩渲染下,越来越多的世界级文学家往纽黑文小镇慕名而来。
长达一个月的研讨节现在已经过去一半,但热度比之最初只高不低。
9月5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