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军的确在上海院线呼风唤雨,手下不少喽啰,不说一呼百应,他也是觉得在上海影视界没有他摆不平的事情。小芹在夜店和他“一响贪欢”之后就若即若离地,在杭州还把她的前任汪富贵从北京召唤过来,干嘛?想看两个男人为她打擂吗?
他资助了小芹的学费,这个小丫头争气,不但毕业了还真的当上了独立制片人。可她也够绝的,一直都不跟自己联系,回上海了都不吱声。我郝军是谁呀?上海滩抛头露脸的有几个不认识我的?小芹去参加上海戏剧节,抛头露面,电视台的人盯她多紧呐。小丫头还是年轻,没有丝毫的防范。
人在江湖,有人捧你,就有人憋着劲想害你,谁还没有个恨你的人呢?就说之前小芹在电视台办那个京剧老唱片配画的栏目,知名度有,盈利也好,给电视台带来不少的经济效益。你以为就只有人羡慕你吗?事实上骂你的人远比赞赏你的人多。
去戏剧节的那些人,知道小芹从美国回来,世界名校毕业。这么年轻、多金的美女男人不肯放过,女人总想蹭成闺蜜,这都是很自然的。可偏偏这小芹大小姐不解风情,对这些趣味投以鄙视。这岂不触犯众怒,恨你的人大有人在,无论谁擦火,都尽可以燃到沸点。
这起因就是小芹已经当妈了,开始是电视台那些女人们的猜测,小芹竭力否认,却又不说自己的丈夫是何方神圣。于是坊间的传言一天三变,一会儿说是纯正的美国人,也是制片人;一会儿说两人是同学,男方也是从大陆去美国的,一毕业两人就分手了;一会儿又说是华裔的美国人,有孩子以后离婚了。总之,小芹有孩子,只是她的丈夫是个谜。
这些流言怎么可能绕开郝军的耳目呢?传到郝军耳朵里,只比坊间的速度快,绝不比坊间的速度慢。关键郝军处理信息的速度快于坊间。他找到小芹的痛点:刘廉。刘廉虽然是电视台的编辑,但电视、电影都是用眼睛看的,用郝军的话说就是:饭,只有抢着吃才香。
广告,养着电影、电视这一狮一虎,难分伯仲?看电视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打死都不会去电影院。几十块钱一张票,还七七八八地什么爆米花、可乐水,这麽多钞票换成电视够看好几个月的了,这是老年人的道理。真正能让他们舍得花钱的是他们的孙辈,一个动画电影在院线上映,放映厅里是最热闹的,反正黑灯瞎火地,小孩子们高兴也嚷,害怕也叫,观影环境那叫一个放松。出了放映厅还不算完,还有那些电影周边等在那里,什么动漫,什么玩偶不一而足,但爷爷奶奶们心甘情愿地掏钱,这真是周瑜和黄盖啊。
电视呢,一部电视剧长的有上百集,那片后的广告不得打上小半年,你能说它的广告收益比不上院线吗?凑趣的是,郝军是私人院线的老板,自己说了算。但烙饼卷手指头,自己吃自己,难免有走窄的时候。刘廉呢?年轻、沉稳,在电视台一干就是十年,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不多,相较郝军他就是个在编制的人。虽然说话不完全算数,但手里的项目、信息是别人很难拥有的。这世界上的所谓合作,就是利益的交换。”阿拉都是上海人“,是这种关系里的重要支撑。当利益不均时,他们为了未来的合作,会用这句话终止争端。
刘廉在小芹大哥那里受了瘪,自然会在酒桌上跟郝军念叨。郝军听电视台里那些“边角料”(他称那些在电视台不做记者、编辑的女人为边角料)讲起,小芹的体态就是怀孕了,生过孩子的,可就是烫熟的鸭子嘴硬,非说自己没孩子。他在脑子里排列组合一番,再掐指一算,怎么想都觉得小芹的孩子是自己的。他自觉想的没错,小芹因为孩子是自己的,才有意躲避自己。
郝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下手足够快。当他和刘廉一起站在复旦大学为小芹举办的欢迎会现场时,他胸有成竹地瞄了一眼身边的刘廉。从戏剧节到现在不过半个月光景,郝军让小芹上了娱乐头条,他和刘廉一起造访了大哥王树槐在松江的影视基地。他明知道孩子就在基地后院的别墅里,他之前派自己的手下已经蹚好路子了,他和刘廉一起到基地只是敲山震虎,他想让小芹主动找他,而且告诉他那孩子的父亲就是他郝军。他看看挤在前排的记者,那其中不少人是听命于他或者刘廉的。想着今天他们胜券在握,一定要灭灭小芹的威风,让她对自己臣服,同时儿子就要来到自己的怀抱,他脸上泛起得意的笑,真的是太完美了。
刘廉也觉得自己这次虽然出力不多,但给郝军帮了大忙,让自己在郝军面前赚足了面子。他也朝前排的座位上看看,那些记者们今后就是两个人共同的资源了,刘廉想想都开心。
”完事,我带你去个好地方,咱好好喝一杯。“郝军的笑里有一种狡黠。
”好啊,您天上掉下个宝贝儿子,的确该请客。“刘廉逮着个机会贬损眼前的前辈。
小主,
”你小子,那你可得随份子啊,礼轻了我可不饶你。“郝军逗着这个”搭档“。
他心里想着,等一下记者们按照他们安排好的提问,那小芹就会当众出丑,自己就有好戏看了,想着他都有点儿等不急了。
”唉,来了,来了。“刘廉在旁边碰了碰郝军。
郝军向门口望去,小芹被一位端庄、大气的妇人领着,就要进门时,却转回身去望着校门口站住了。那妇人是谁?她们在等谁?郝军眉头皱紧了,不由得扭头看刘廉。刘廉踮起脚、伸长脖子看了半晌。
”那个和小芹在一起的应该是她大嫂,别看都年近半百了,还是那么细皮嫩肉的。“刘廉嘻嘻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