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车好端端的拉开对开门又简单又方便,大家都好上手。
侧滑门且不说大家用的能不能习惯。
一旦滑道卡壳,或者是机油干了,侧滑门是极其容易出现故障的。
到时候车上的人下不来,下面的东西运不上去,这些情况怎么办?
这个滑道门改的完全没有什么意义啊!
马可波罗波等人将“车门”记在小本上。
现在欧洲市场最流行的就是侧滑门。
侧滑门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的利用停车空间,同时在拉开和关闭的时候还很优雅。
很多购买的顾客都很喜欢这种侧滑门的设计。
所以在给机械厂小汽车设计的时候,意大利工程师们也把这种侧滑门加了进去。
“我们设计侧滑门主要是出于停车装运货物的考虑。”
马可波罗波开口:“与对开门相比,侧滑门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方便人和货物搬运。”
曹青杭等人听了直懵。
这什么理由?
你一个开车门的事儿,跟停放空间有什么关系?
“于副厂长、曹工,是这么回事。”
陈露阳主动开始解释起来。
“意大利和欧洲那里很多的小街道很窄,有些窄的只能过一辆车,就在没有别的空间了。”
“再加上他们马路上车也多,平时停车的时候就会出现车挨着车的情况。”
“所以他们自己国家在设计车的时候就采用了侧滑门的设计方式,把空间位置也给计算了进去。”
众人听完,登时恍然大悟。
小吴诧异:“他们国家道那么窄!那走道不憋挺???”
陈露阳笑了:“那憋挺啥,小道下面就是大海了,蓝天白云的,美得很。”
小吴更震惊了!
车都直接开海里了,还美呢?
不过眼下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
曹青杭开口道:
“小陈你跟他们说一下,我们的小汽车基本上都是在城里和村里开,地方大的很!不存在这种没地方开车门的情况。”
马可波罗波们听到这话,纷纷愣了一下。
他们把实际情况记在了小本上,然后道:“这点我们记住了。还有其他的反馈吗?”
曹青杭指着车顶的部分:“还有这里。”
意大利代表们看过去。
图纸上的小汽车是流线型车顶设计。
设计目的与车头相同,既是为了增强外观动感,同时也为了优化空气阻力。
但是曹青杭他们对这个设计也很不满意。
“大家买我们的小汽车,看中的是小汽车的装载能力。”
“这个流线型的车顶,会影响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马可波罗波们记下反馈,回答:“这个我们可以重新调整车顶高度与角度,重新再设计设计细节。”
曹青杭忍不住打断:“细节可以等以后慢慢推进,是不是现在我们先把研究推进的方向大概定一下?”
现在机械厂的小汽车已经被列为了一号工程。
全省各项政策全部向机械厂倾斜,就等着他们出成绩呢!
厂里的工人和生产线都等的五脊六兽的,日夜都等着升级小汽车。
面对上下左右的重重压力,曹青杭他们迫切需要先把小汽车的发展改进方向确定下来,然后在大框里面做填空题。
而不是看着意大利工程师们今天画外壳,明天画内饰,跟大姑娘绣花花似的磨时间,做思维发散题。
马可波罗波拒绝:“设计汽车是需要灵感的。灵感是迸发出来的,自由探索的。”
“如果生硬的确定方向,那灵感就有了限制,这与我们的工作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曹青杭忍耐着劝道:“灵感与方向是不相悖的,你看我们先把目标定好,然后去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这种方式是不是更适合我们的合作?”
马可波罗波疑惑:“我认为不适合。”
“设计汽车是艺术,艺术是一件美丽的事情。”
“美丽的事情应该去探索。”
“我们应该通过尽可能的探索,再逐步细化设计细节,不断达到美丽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