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瑰宝年轻时

看展,一般来说,除去本身爱好艺术的,绝大部分参与者,就图个拍照打卡朋友圈,友友们快看,今日我又被艺术熏陶了,我真高级。

还有一部分,是扬名的,不管是抬人还是被人抬,要的就是个人抬人的过程。

比如展馆瓷砖有水,一脚踩出个印子,一圈老大爷上来举着相机对着瓷砖咔擦咔擦,说这脚印踩出有齐白石的虾的影子,在这场景,啥都得捧一捧,这样能显着自己。

(硬币真事,我踩的。)

但是吧,大宋这次搞的,比较不一样,原作者亲自在自己的作品旁做解说员,没见过这阵势吧?

印刻展区,不仅能看,甚至,连黄庭坚米芾等人的印都被朝廷征了,带过来给你印,体验够爽吧?

展出内容也是丰富的很。

比如现在游客就在对着范宽的《岳阳楼图》傻眼。

有懂行的拿着个平板一点一点的对照。

满脸的震惊。

不震惊不行啊。

这玩意现在在湖南社科图书馆!

再夸张点,是不是故宫一件你一件啊?

你的这份,还没有明代朱凯和吴麟的题字!

震惊的不是真不真,而是又真又假,看年份,一眼假,看笔迹细节,分毫不差,没有人能临摹成如此,除非冷军提毛笔了。

要不是看得出是画的,游客们还以为是照片打印出来。

如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米芾的字,《三帖卷》,赵佶亲自跑去三家搞出来的。

赵佶虽然前场失意了,被祖宗摆了一道,但入了展厅内场,瞬间就如鱼得了水,各种作品那叫一个如数家珍,最关键的是,看画是一回事,讲画又是一回事,能不能有词出来评说是最关键的。

“这叔晦帖,李太师帖和张季明帖,三帖风格那是洒脱飘逸,二王知道吧?此书极近二王风采,又更近王献之风骨……巴拉巴拉,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干干净净,没有后人印,乃朕亲自去找出来的!别的地儿你都看不到如此原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