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风暴将临

根据已经掌握到的信息,耿煊已经确信,董观意图用他那蓄势数十年才凝聚起来的,足能令九州震动的力量,做倾力一击。

这不是无端的猜测和谣传,这就是事实。

而发动的时间,大概率就是来年春天。

“苏瑞良”的意外出现,“赭红眼”盆地及其中储存的巨量资源的失手,或许会令董观感觉疼痛。

但这点疼痛,却根本不足以让他停止这蓄势多年的一击。

局面到了这一步,甚至不是董观主观意愿想要停止,就能够停止的。

通过蒋弘毅分享的在旻州的经历见闻,还有通过扎络对玄幽二州内部的了解,耿煊已经隐约感受到了董观的困境。

他通过穷兵黩武的方式,不惜一切代价,铸造出了“十万玄幽铁骑”这样的至强锋刃。

但这却是不可持续,难以为继的。

现在,已经是这把锋刃的威能,所能达到的顶点。

若董观什么也不做,不向天下劈下这一剑,那这锋刃就会在他手中迅速朽化,甚至成为反噬他的力量。

现在的九州,大环境看似颇为稳定,实则“大洪水”随时都可能降临。

一旦束缚“大洪水”的闸门主动打开,亦或者被“大洪水”被动冲溃,汹涌的“大洪水”就会迅速以玄幽二州为发源地,迅速覆盖九州全境。

以巨熊帮现在的局面,默默发展,种田三五月,将赤乌山周边的集市里坊,“赭红眼”盆地,月露原的集市里坊,以及附近的游民聚落全部纳入掌控,打造成基本盘。

他耿煊也趁着这段时间,将个人实力推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看似最适宜的发展路径。

可现实的情况是,别说三五月,他连一个月的“种田”时间都没有。

当耿煊站在九州全局审视当前局面,他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

自己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

他在思考解题思路时,下意识的将自己代入到了“巨熊帮主”的角色。

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这个身份已经不能给他带来帮助,反而变成了纯粹的累赘。

当他将自己从“巨熊帮主”这个身份上剥离,一道让他感觉无解的难题,一下子就有许多新颖的“解题思路”自然而然的便从心底涌现出来。

……

十二月十九日。

下午三点左右。

元京西南,五六十里外的大道之上。

一个个风尘仆仆的骑手往来不断。

除了往来密集的马蹄声,那些或许三五结队,或是孤身一人的骑手们,却都非常的沉默。

在这条繁忙的大道上,明明没有人维持秩序,可往来骑手却井然有序,竟无丝毫错乱。

除了专心赶路,大家对其他一切似乎都不关心,也不好奇。

没有什么闲谈交流,也没有人跳出来惹是生非。

有两道身影混迹其间,一点都不起眼。

骑在一匹元州良驹背上的耿煊,忍不住扭头看向旁边已经变成一个“钢铁硬汉”的唐彩珠。

早在两个多小时前,在距离元京还有三四百里之时,两人已经进入了广义上的“京畿地区”。

沿途往来的骑手和车队变得越来越多,骑着四匹玄幽马出行的两人,也变得越来越惹眼。

然后,在经过一处名为广泉集的集市时,已经从一个女子变成一名“钢铁硬汉”的唐彩珠牵着四匹玄幽马进入集市内的一座府邸内。

很快,在几人的恭敬礼送下,两人骑上他们提供的元州良驹继续向元京赶路。

感受到耿煊的目光,唐彩珠扭头看向他,目露疑惑,似乎在问:“何事?”

耿煊指向远处矗立在一片联绵丘陵之上,高低错落的庞大建筑群,问:

“那又是哪家的地盘?”

唐彩珠顺着她的目光盯着看了看,道:“那应是威远镖局与风雷剑馆合建的一座卫城。”

“合建卫城?”

耿煊惊讶,心道,这两家的互信得达到什么程度,才能在这种事情上也联手合作?

自从进入“京畿范围”之后,这一路行来,耿煊已经见了不少“卫城”。

特别是越靠近元京,“卫城”就越多。

通过唐彩珠的讲解,按照耿煊自己咀嚼之后的理解,“卫城”更像是里坊的究极加强版。

与集市这种对所有人都开放的聚居区不同,“卫城”是纯私人的,属于某个势力的自留地。

外人非请不得擅入,不然,会被视同敌人入侵。

卫城的繁华程度,与该势力的规模与投入有关,并无一定之规。

恢弘的,甚至能有几分元京气象。

普通的,很可能也就与寻常集市相当。

但其能在规矩森严的元京辖境内扎下根来,被容许其存在本身,就足够令那些没有卫城的势力和个人垂涎仰望。

——可不是随便某个人,在“京畿地区”某处划一块地盘,说“这里以后是我的了”,就可以在上面建一座卫城出来。

若真这么简单,现在的元京周边,早就卫城遍布了。

……

唐彩珠见耿煊疑惑,便多解释了几句。

耿煊心中恍然。

这威远镖局和风雷剑馆,看似两个势力,实则却是一套“骨架”。

和徐家,赵家,李家这类有着数百年底蕴积累的元京高门不同,和无忧宫这类既有底蕴,更有恐怖实力的势力也不同。

无论是威远镖局,还是风雷剑馆,都不专属于某个家族或某个势力,而是由多个实力更弱小的家族、行会、帮派之类的势力联合而成。

其中,威远镖局偏商业,是这个“联合势力”的生财途径。而风雷剑馆开门授徒,既是纳新补血的渠道,更是与其他势力建立关系的纽带。

他们会用“收徒授艺”的方式,与诸如徐家、赵家、亦或者无忧宫这样的老牌势力建立起稳定而良好的关系,从而在元京谋得一个可供他们的立足之地。

他们成为“元京规矩”的受益者,也自动成为“元京规矩”的维护者。

新势力牵老势力,老势力绊新势力……一个又一个新老势力,层层叠叠,彼此牵扯,互为羁绊,一起构成了现在的元京画像。

又行了一阵,看着渐渐西沉的太阳,唐彩珠看向耿煊,问:

“马上就要到元京了,你可有什么计划?”

耿煊反问:“你的计划呢?”

“召集人手,蓄养精力,等夜深人静之后,直接杀入无忧宫卫城。”唐彩珠道。

简单,粗暴,直接。

没有任何炫技式的操作和谋划,整个计划就一个字,干!

听了唐彩珠的话,耿煊忍不住愣了一下。

没想到唐彩珠的谋划这么没有“谋划”,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这反而才是最合适的。

……

将近一个小时之后。

元京高大巍峨的城墙出现在耿煊的视野中。

耿煊却只是抬头远远看了几眼,便在唐彩珠的带领下,通过由两根高大石柱外加一根横梁组成的高大牌楼,进入一条人流密集的大道之内。

这是元京的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