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二回 李元霸兴奋战四平
四平山前,重摆战场,十八家反王带着六十四路烟尘,旗分五色,列全队迎战!
今天是大决战。如果一会儿动起手来,把西府赵王李元霸打退了,那马上乘胜追击。今天无论如何,牺牲再大,也要冲上运河,冲到龙舟之上,把杨广截杀!
这里再分两条策略:
一条是杀了杨广,把大隋兵马打乱套了。众人收住阵脚之后,再开会议,看下一步怎么办?是杀到长安城,还是杀到洛阳城,还是就此分天下?等等等等,到时会盟再说;
另外一条策略就是打了杨广之后,隋朝今朝勤王军队源源不断,自己的实力也在杀杨广的时候耗尽了,强弩之末了,怎么办?杀掉杨广,化整为零,各自回老巢,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突围而走。这个时候,隋军军心大乱,应该不会追赶。等到各自回去之后,大家再相约时间会盟,再商大计。
如果打了个平平,跟着李元霸不分上下,谁也没吃亏,谁也没沾光,今晚收兵之后,齐聚魔王大帐之内,商讨下一步的计划。咱们是撤呢?还是继续在这里胶着?继续胶着,可能对咱不利,那咱就得想方设法撤退了。不过,李元霸已然被咱们敌对住了,咱们也不用太担心李元霸,再撤退也比较从容。
那么,最坏的打算,今天打不过李元霸,如果这一战失利,各家反王立刻调整为突围模式,就得往外冲了。瓦岗冲在最前头,撕开一条口子,大家跟随我们往前冲。或者说,根据当时的探报,觉得哪个方位兵力比较薄弱,就往哪个方位冲。
所以,或胜或败,或战或退,都在此一举。今天,那是决战中的决战,每一个人的心都绷得特别紧。
到了战场之上,大家甩目往对面一看,有好几个反王乐了。怎么?“哎呀……把我们吓成这样……”
一瞅对方,那匹马倒不错,一看就是匹神俊的宝马良驹。但是,马上怎么坐着一个猴儿啊,还是一个雷公崽子呀?怎么那模样啊?掐吧掐吧没有一盘儿,摁吧摁吧没有一碟儿。身上虽然金盔金甲穿戴着,但是一点儿也不英武。不过,手里的这一对擂鼓翁金锤可出了号了。看看十八国这么多人,十六万人马呀,使锤的也不在少数。在使锤的人当中,您可别说,只有一个人的锤比李元霸的大。谁呀?齐国远!除了齐国远之外,别的锤都比不上李元霸。但问题是齐国远那大锤,虽然比李元霸大出好几号去,但是那玩意儿是空锤呀,唬人行,真的打仗白给呀。
所以,一开始这些反王一惊,后来一琢磨,心说:会不会他那锤也是空的呀?就这么一个小雷公崽子,能够握这么重的锤?虽然听说了他力举双金狮。谁看到了呢?很有可能是那杨广为大隋王朝树立的这么一个牌子,故意吓唬人玩的。所以,众人还是不相信者居多呀。人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自己眼睛看见之前,其他话说的再真,总觉得不是那回事,总不相信。所以,这些人抱着怀疑态度,就看着呗。
说对面是不是西府赵王李元霸?一点儿不假。
李世民、李元霸、柴绍柴嗣昌带领骑兵昨天一早赶到了。
杨广和靠山王杨林一听,当时乐坏了。杨广吩咐靠山王代表自己率领满朝文武前去迎接,列全队!
老王爷这两天真不容易,可以说是人不卸甲,天天穿着盔甲,到处巡视。反贼屡屡偷袭,你还得屡屡把这反贼打退。所以,杨林这些天精神极度紧张。他就是杨广现在的主心骨啊。谁垮了,他都不能垮,他要垮就全完了。瘦了不少,老了不少。但即便如此,听说李世民、李元霸到了,哎呀,杨林这个心放下去一半儿。杨林知道李元霸的厉害,亲眼得见李元霸大战宇文成都,那金锤挂凤镋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那是真的呀。而且,李世民写的密信自己也接到了,觉得李世民那真是个帅才呀,所思所想全合兵法,这个小伙子了不得呀。如果这个小伙子能够为我所用,何愁大隋江山不能中兴啊!但是,杨林也担心——李世民这么大的才,李元霸这么大的能,俩人加起来那叫“才能”啊。那唐国公李渊也怪不得皇帝陛下对他不放心,杨林都不放心,总觉得李渊藏着掖着,那笑都不自然。如果说李渊再生异心,靠着这一对儿子,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岂不是我大隋最大的威胁呀?
另外,最近杨林跟侄子杨广待在一起的时间也长了。杨广虽然腻歪自己的叔叔,但没处可去,也只得天天看着,还指着叔叔呢。所以,有时候俩人也交心。有时候,也把之前的事儿拿出来大家分析。
有一天,就叔侄两人,杨广就私底下问杨林:“叔叔啊,就咱俩人没外人,侄儿我问您一句话呀,您得跟我说实话,这样我心里头好踏实啊。可不是侄儿我怀疑您,您有什么说什么,我就知道分寸了……”
杨林说:“陛下,您说吧,有什么要问老臣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