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龄战战兢兢道:“陛下,昨夜,城内民谣四起。”
“这民谣,与玉皇和钟楼倒塌有关,请陛下过目。”
说完,战战兢兢递上那封民谣。
张献接过,顺便喃喃念了出来:
“钟楼塌,铜钟落。”
“玉皇旨,响警钟。”
“大西王,不囚蜀。”
“关中兴,西王胜。”
“这民谣,是玉皇怪罪朕呢?”
汪兆龄吓得扑通一声跪地:“陛下,非也!”
“臣觉着,这是玉皇,给陛下指路呢。”
“指路?”
汪兆龄重重点头:“陛下,蜀地这些人,中看不中用。遇到顺风战还行,遇到逆风战,一触即溃,各自逃命。”
“如今,蜀中已成焦土,非久居之地。长久在蜀,犹如三国蜀汉,终自囚也。”
“臣闻,自古想夺取天下,必据关中形胜之地。”
“如今,李自成败退京师,损兵折将,若我五十万大军撤往关中,将蜀中金银、粮草,全部带走。”
“到时候,凭大西实力。陛下多出金银,收买人心。李自成部众,定为陛下所有。”
“陛下再广收西凉马,广纳秦人。养精蓄锐,率军出关,定能一扫六合,为天下共主。”
闻言,张献忠大喜:“汪爱卿,果真忠臣,朕之肱骨。”
正说着,突然,一声断喝,从门外传来。
“陛下,万万不可……”
张献忠和汪兆龄听到声音,抬头一看,竟是户部尚书王国麟,带着工部尚书王应龙、吏部尚书胡默、礼部尚书吴继善、刑部尚书李时英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