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桓尔萤回到郢城时,桓珩已经将变法彻底在卫国推行。
初时自然有人反……◎
当桓尔萤回到郢城时,桓珩已经将变法彻底在卫国推行。
初时自然有人反对,但纵使是年老的臣子在桓珩的营帐外跪做一团,也无法引得他有丝毫动容。
哪怕这些人在外跪得发颤,桓珩该做什么便继续做什么,和往日无所不通,即便到了夜间,也能安然入睡。
而殿外跪拜的人,望见因为变法来回出入殿内的桓珩心腹,尤其是面色肃然,却又显得志得意满的桯俨,心中是何等滋味,自不必提。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颁布法令。
但在殿外跪着的这些人,甚至不能及时回去应对。他们都是卫国贵族宗室里的长辈,既有话语权的人物,原本以为面对他们这样看似请求,实则逼迫的跪求,多少能叫尚且年轻的桓珩动容,却没能料到,桓珩反而接着这个时机,直接推行新令。
如今留在族中的,大多是年纪尚轻,亦或是身份微末的旁支,总归是难以服众。
这倒是令这群跪在殿外,老奸巨猾的大臣骑虎难下了。
可若是就这样回去,岂非是显得他们已屈从于变法?可若是不回去,底下的小辈压不住事,万一就这么顺从,又如何是好?可即便是不顺从,他们哪有那个凝聚力,能将族中豢养的私兵悉数收拢到手中,即便是攻入王宫,恐怕也没有那个本事,反而会引来祸患。
终究有人会按耐不住,起身离去,桓珩也并未派人阻拦。至于继续在殿外跪着的人,桓珩虽不动容,但却十分体贴的命人送去了三餐饭食,到了晚间,还着人送去蒲团,免得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跪坏了双腿,除此之外,还有薄被。
寺人们甚至在他们的周围熏起了驱蚊的香,免得这些朝中重臣身体被卑贱的虫子叮咬。
然而桓珩命人做的越是体贴入微,这些谋略甚深的老臣们就越是心凉。因为这反而代表了桓珩于此事上的坚定,势必不会因为他们的阻拦而收手。
故而,到了第二日,这些老臣们就在寺人们的搀扶下,双腿打颤的下了连绵不断的台阶,直至被自家的仆人接入车中。
当他们归家之后,才发现族中早已乱作一团。
眼看形势对他们愈发不利,他们也只好重新商议。至于就此妥协,不可能的,一旦变法施行,这些原本可以累世传承的贵族,恐怕就有落寞的风险。
原本属于他们的利益会被分走,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容忍的事。